台灣要聞

阿扁稱以台灣名義入世衛不改四不

【大紀元4月1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齊勇明2007年4月18日台北報導)陳水扁星期二會見前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海德時表示,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不會牽扯到更改國號,也不違背他所作出的「四不」的承諾。他說,由於中華民國國號不能使用,不能更改,而以台灣為名是最有利、也是多數民意支持的名稱。

陳水扁說,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世衛組織不但在立法院獲得半數立委的連署,而且民調顯示,有高達近95%的台灣民眾支持用台灣名義申請加入世衛組織。

在台灣醫學界聯盟星期二的國際記者會上,東吳大學政治學教授羅致政說,以台灣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是人道議題,不是政治議題。他說:「世界衛生組織本來就是一個衛生組織、功能性組織,一個人道的組織。任何考量都不應該從政治角度出發。」

羅致政:取決於中國的態度

羅致政說,台灣不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是一個政治問題,只要北京同意,其它192個國家沒有一個會有任何理由反對,因此不是其它國家不支持,而是取決於中國的態度。

羅致政提出,台灣應該以「東德模式」來爭取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正式成員。他認為,經過台灣的長期堅持,最終會獲得國際的認可。羅致政說,東德1968年要求成為世衛組織成員,但當時國際對東德作為一個國家的身份有不同看法,因此當時的世衛組織總幹事向各會員國發出公開信,將認定資格的責任下放到該組織會員國,由全體會員共同決定。

羅致政說,東德在1968年開始申請到1971年期間都沒有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1972年,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發出邀請函,讓東德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第二年東德再次獲得邀請。後來世界衛生大會以口頭通過方式批准東德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成員。

羅致政建議台灣可以按東德模式來爭取正式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他說:「兩岸同時加入國際組織跟未來要不要統一是兩回事,更重要的是如果台灣能在中國的協助之下加入國際組織,我相信更有利於台灣人民對中國的正面的看法,甚至更有利於統一(也不一定)。」

美國:不符合承諾

美國國務院表示,以台灣為名申請加入需要主權條件才能成為成員的國際組織不符合陳總統所作的「四不」承諾。世衛組織總幹事長陳馮富珍在台灣總統陳水扁提出以台灣名義申請成為正式會員國以後,星期五對媒體表示,該組織193個成員國都堅定地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言下之意是不會接受台灣加入世衛組織。

東吳大學教授羅致政說:「很清楚,她來自中國香港,所以她比較在意北京的觀點和立場,但至少她應該把這個議題丟到大會上來處理,而不是她一個人就把它拒絕掉,說台灣不是主權國家,所以根本不用處理。」

台灣總統陳水扁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為全體民眾帶來最高的健康水準,他說台灣人民的健康權利不應該受到歧視和忽略。

世界衛生大會5月14號開幕,台灣政府計劃和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瑞士日內瓦同時展開以世界健康無國界為主題的長跑活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