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明德國小國際交換學生相遇 飆中文軋才藝

【大紀元4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二十六日電)台北市明德國小今天與國際扶輪社二十四名高中交換學生進行一場文化交流活動。交換學生有的穿上傳統服飾表演舞蹈,有的介紹風情文化;明德國小學生則以扯鈴、書法「軋才藝」,讓學生們都大開眼界。明德國小學童也表示,以後也要當交換學生,體驗世界文化。

國際扶輪社3520區二十四名來自德國、比利時、法國、委內瑞拉、墨西哥、巴西等國家來台就讀綜合高中或高職的交換學生,他們已經來台灣學習三個月的中文,上午與明德國小的小朋友「軋才藝」,用中文介紹自己的國家,展現中文學習成果。

有德國學生在台上唱起德國國歌,示範德國人唱國歌的姿勢,也有巴西籍學生跳森巴,讓大夥兒感受巴西嘉年華會的熱鬧氣氛,另有哥倫比亞學生彈吉他,讓大夥兒見識交換學生的多才多藝。

明德國小小朋友則表演扯鈴,拋、擲、接的動作讓贏得在場學生熱烈掌聲,此外,學童也以書法展現傳統文化,德國籍的Lisa還拿起毛筆寫下自己的中文名字。

明德國小校長林玫伶也贈送交換學生兒童節禮物:新台幣五十元的合作社禮券,讓交換學生到學校合作社「開口說中文」買東西,有學生買了明德國小制服,準備帶回家給弟弟穿。

明德國小教務主任李光華表示,由於學校今年推共讀活動,一至六年級分別閱讀不同國家的翻譯讀物,這次交換學生活動讓小朋友接觸各國文化,也開啟了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