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陳怡君命案 凸顯大陸以人為本觀念待落實

【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玫蘭上海二十日特稿)最近上海一位女性台商遇害,後續的緝兇、協助家處理後事的過程,除了凸顯了大陸台商人身安全保障不足,同時也顯示中國大陸對人的尊重和對生命的關懷有待加強,當局極力提倡的「以人為本」的觀念應積極落實,而不只是口號而已。

以牛仔褲設計師為業的陳怡君,十一日在其住處遇害身亡之後,到現在有九天了,上海警方仍未破案。

這起命案原只是單純的社會案件,不過,由於受害者是台灣人身分,因此在兩岸間格外引人注目。

上海官方在處理這件命案時,在對外公佈資訊上,選擇以低調、被動方式,最主要是擔心該事件觸及敏感的兩岸關係,深怕該事件在兩岸間被有心人士作文章,引起兩岸間不必要的波瀾。

於是,上海官方在命案發生之後,受害家屬來到上海時,派當地的對台官員去機場接機,而沒有讓上海台商協會插手。

上海官方的意思是「最好台商協會不要管」,外界解讀這是不希望讓其他上海台商介入太深,避免太多真實的資訊外洩。

不過,幾位台商表示,家屬在親人驟逝,懷著天人永隔的悲痛,來到上海處理後事,由於人生地不熟,每每會六神無主,不知從何著手。此時若有台商協會伸出援手,應可讓家屬心裏較踏實,從容處理後續的諸多問題。但是,上海官方在面對該事件的想法,主要是站在基於維護上海市的形象,避免該事件擴大化,而比較少站在受害者家屬的立場去考慮。

上海台商認為,該事件不是像車禍的單純意外事件,是一起牽涉到台商人身安全的命案,上海台商協會應該主動出面與關心,讓上海官方重視台商的感受。

況且,由於海基會無法直接到中國大陸替台商服務,因此每每台商在中國大陸發生各種意外時,都是與當地的台商協會保持密切聯繫,藉由當地台商協會協助處理各種問題。

其他國家在中國大陸設有大使館,國民在中國大陸的權益,有大使館人員居中介入處理而被獲得有效保障。反觀台商在中國大陸的權益,從該事件看出,是比較被忽略的。

台商張老師袁明仁分析,目前中國大陸大城市的生活水準提升,當地人的生活品質和物質生活條件,有些可以說是不輸給台灣。然而在精神文明、軟體建設上,確實有待加強。

上海台商普遍認為,中國大陸現在提倡「以人為本」,不應只當成是口號。目前在中國大陸,普遍缺少的就是對人的尊重以及對生命的關懷。

另外,從該事件突顯出一個事實,中小企業台商在中國大陸是相當弱勢的一群,中國官方較為重視大型台商的利益和問題,經常性忽略中小企業台商的權益。

台商圈認為陳怡君事件應該不只是簡單的台商意外個案,而是牽涉到台商的人身安全問題,一旦在大陸各地發生各種台商或台灣民眾意外事件時,大陸各地對台辦公室處理的流程與標準在哪裡,是外界尤其是台商最關心的問題。

舉例來說,這次陳怡君的後事是由其友人的母親聯繫慈濟志工,為她在上海舉行告別式,在遇害現場助念、禱告等,這些台灣人的相關習俗,比較不是上海方面能夠了解和處理的,這需要由台灣人來幫忙。

因此,中國中央政府在處理兩岸經貿關係時,應該以務實、積極的態度處理,站在民眾的角度出發,不宜僅是考慮到兩岸政治關係,或是表面的政府形象,讓更多廣大的台商,能夠安心、放心的在中國大陸經商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