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

費城華裔高中生被評為全美最優秀學生

【大紀元5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肖捷費城報導】費城近郊伯汶(Berwyn)的康內斯托加高中(Conestoga H.S)華裔學生張旻軒(Felix Zhang)近日被“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評選為全美20名最优秀的高中生之一。他也曾是費城明德﹑長城中文學校的學生。

據今日美國報報導﹐張旻軒因研究老人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傑出的音樂才能﹐和優秀的學業等﹐被該報評選為全美20名最优秀的高中生之一。他是大費城地區唯一的一位獲獎者﹐每個學生將獲得獎金2500美元。

全美20名最优秀的高中生從全國各地申報的1200名候選人中選拔而出﹐優秀的學業﹑傑出的音樂體育及個性智慧和才能﹑領導能力﹑寫作表達能力﹑以及其它課外活動﹐都是評選的標準。全美最优高中生的選拔由今日美國報與全國教育協會(NEA)﹑全國中學校長協會(NASSP)共同舉辦。

17歲的張旻軒出身書香門第﹐生在美國。他的父母來自上海﹐都具有醫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母親張丹儀為某醫藥公司臨床研究部負責人﹐父親張堅為放射醫學專家﹔爺爺為胸腔外科醫生﹐奶奶為小儿內科醫生。張旻軒從小立志﹐6歲時就說自己要當腦外科醫生。數年前他的曾祖母于99歲去世﹐去世前十年患上了老人痴呆症﹐家人的痛苦對他很有影響﹐使他萌發了研究老人痴呆症的想法。今年五月﹐他在杰佛遜醫學院研究的雌激素類似藥物對治療老人痴呆症方面的作用﹐在美國科學院神經科年會上獲獎﹐與會者沒想到他只是一個17歲的高中生﹐但回答問題井井有條﹑對答如流。今年﹐他同時被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哈佛錄取。

據母親張丹儀介紹﹐外公給旻軒起了個小名叫“雙雙”﹐不僅因為他的出生月﹑日是一樣的數字﹐他父﹑母同姓﹐父母都去了MIT讀博士﹐更希望他長大後取得雙倍的成果。旻軒會說中文﹐曾上過10年中文學校,在賓州明德中校就讀四年,在長城就讀六年。今秋﹐他將進入哈佛就讀國際政治和經濟﹐以及醫學預科。



張旻軒在一次鋼琴演奏會上(照片由張丹儀提供)

旻軒三歲半開始學鋼琴﹐四歲時他的俄國老師誇他“有樂感﹐音樂表達能力很強。”媽媽說旻軒鋼琴演奏的成功是“淚水﹑汗水加血水”。學音樂需要毅力和決心﹐旻軒每天練三個小時﹐有時手都彈破了﹐很多時候練完發現琴鍵上有血跡。當進步不大﹑有困難時﹐做父母的都說算了﹑不彈了﹐但旻軒卻哭著說﹕“我一定要彈下去。”旻軒獲獎無數﹐包括9歲獲得國際年輕藝術家鋼琴比賽第二名﹐世界鋼琴比賽第三名。他曾在卡內基音樂廳﹑奇摩中心﹑肯尼迪中心表演﹐也于2005年在美國公眾電臺(NPR)“FROM THE TOP”節目中表演﹐那裡彙集的都是全美最優秀的古典音樂家。

旻軒充滿愛心﹑悲天憫人﹐他曾花三個星期義務到太原照顧殘障儿童。他曾上網發現了“中國照顧基金”(CHINA CARE FOUNDATION)﹐是一個美國人到中國去訪問時﹑發現中國有很多天生被遺棄的病兒﹑沒人照顧﹐心生同情﹐就建了一個基金會﹐總部在美國﹐分別在北京和太原設有一個醫療中心。儘管有思想準備﹐沒想到到了那裡還是吃了一驚﹕一個小房間裡擠滿了好幾個殘疾的小孩﹐有的沒手沒腳﹐有的缺半個腦袋﹐簡直慘不忍睹﹐這在美國是看不到的﹐都應該是被保護起來的。沒想到世上還有這麼多的人等待著治療。他就給美國一個醫療公司寫了一封很感人的信﹐請求他們贊助。結果公司第二天就回信與他聯絡﹐捐了五大箱醫療用品。



張旻軒在美國科學院神經科年會上獲獎(照片由張丹儀提供)

他利用他的鋼琴造詣組織了青少年音樂會﹐成立了“YOUNG ARTISTS FOR PEOPLE”﹐舉辦募款演奏會﹐將所得捐給孤儿院。一次在一個教會演出缺鋼琴﹐當鋼琴公司知道他的演出是為了給孤儿院募捐時﹐就主動運來一架三角琴。他媽媽說﹕“美國人為了人類的正義事業很願意付出﹐很讓人感動。讓學生學到了很多。”

“旻軒對政治很感興趣﹐我們都很支持他。”旻軒媽媽說。他曾與同學給國會寫過議案﹐眾議員很感興趣﹐邀請他到華盛頓去開會。

在學校裡﹐旻軒還組織中國學生﹑印度學生與美國學生進行文化交流﹐互相之間增進了解。他是學校數各學術隊的隊長, 也曾做過消防隊的救護人員。

旻軒有一個妹妹11歲﹐他對妹妹特別好﹐特別愛護她﹐從來沒吵過架。對妹妹的影響也很大﹐妹妹從小就學拉小提琴﹐也很要強﹐ 立志要“超過”哥哥。(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