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讀賣:源自中國光化學煙霧污染應速檢討防範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二十五日專電)日本「讀賣新聞」今天的社論報導,源自中國的光化學煙霧「越境污染」是一大問題,今年傳出的光化學煙霧不僅是日本的都會地區,就連地方鄉村也受到影響,日本政府應該檢討全國規模的防範措施。

讀賣指出,一九七零年代日本曾發生過光化學煙霧的社會問題,但今年的光化學煙霧問題比較特別,不僅是大都市地區,就連地方鄉鎮也受到影響,原因就出在這是源自中國空氣污染物質的「越境污染」。

報導呼籲日本政府應該儘早思考如何防範越境污染問題。社論指出,光化學煙霧起因於汽車、工廠等所冒出的氮氧化物、碳化氫等空氣污染物質,這些物質在太陽光照射之後,會引起光化學反應,形成光化學性高氧化物。若是大量形成的話,空氣就會產生呈現籠罩著白色煙霧的狀態,因此稱為光化學煙霧。

出現光化學煙霧時,在上體育課或長時間在屋外的學童,健康容易出狀況,譬如引發頭痛、失神等症狀,即使症狀輕微,也可能出現眼睛不適的情況。

現在日本的行政區域都道府縣對於光化學性高氧化物濃度的情形,會適時發出注意警報。一九七零年代,都道府縣的發令日數,一年之內超過三百天。到了八零年代,由於汽車、工廠等的廢棄排放措施奏效,發令日數一年約低於一百天。

但公元兩千年以後,發令日數每年都超過一百天,甚至也有超過兩百天的年份。尤其是今年,到五月為止,發令日數就超過四十四天。

包含不曾發生過光化學煙霧的新潟縣在內,日本共有二十二個都府縣發出注意警報。目前日本氣象廳(相當於中央氣象局)開始針對光化學煙霧進行細部預測,首先是在大東京地區實施,未來將擴大到日本各地。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等機構發表分析結果指出,中國的工廠、汽車等排放出的氮氧化物轉變成光化學性高氧化物,隨著西風飛到日本。現在常發生光化學煙霧的日本福岡縣等九州地區的自治體都陸續開始研擬對策。

讀賣新聞呼籲日本政府的外務省、環境省(相當於環保署)應儘速在亞洲地區進行空氣污染物的監視,並要求中國提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