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灣函請OIE重新檢視狂牛症風險分類標準

【大紀元6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二十八日電)世界衛生組織(OIE)將台灣列為與美國、加拿大同屬狂牛症「風險已控制」國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初步研判,這可能與台灣曾進口疫區肉骨粉有關,與進口牛肉無關;農委會已致函OIE,請其重新檢視嚴苛分類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新版狂牛症分類採申請審查制,據農委會了解,全球只有12個國家提供資料申請審查,結果澳洲、紐西蘭等5國列為風險可忽略國家,台灣與美國、加拿大、瑞士、智利、巴西等6國被列為風險已控制國家,另一國狀況未明。

台灣從未發生狂牛症疫情,卻與曾傳疫情的美、加列為同一等級,引發民間疑慮。農委會強調,這次是審查新制首度實施,沒有所謂台灣被「降級」之說。

農委會防檢局表示,這項審查有回溯考量,初步研判台灣可能是因為曾經進口來自狂牛症疫區國家的肉骨粉,後來這些國家傳出疫情,台灣也就被視為具有風險地區。

這項分類結果是否與進口美國牛肉有關?防檢局表示,OIE審查已排除「30月齡以下不帶骨牛肉」風險,台灣的分類結果與進口美國牛肉「應該比較沒關係」。

農委會已致函OIE,請其重新審視嚴苛的分類標準,並研議是否有必要修正。如果OIE未接受台灣意見,台灣也無計可施,「不管公不公平,現況就是如此」,台灣明年仍將提供更新資料接受審查。

至於這項分類是否會增加未來狂牛症疫區牛肉對台出口壓力?農委會表示,是否開放特定國家牛肉進口,屬衛生署職權,相信衛生署會有一定標準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