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彰鎘污染地種地瓜水稻 提煉酒精廢耕農地更新利用

【大紀元7月10日訊】(據中廣新聞李河錫報導)北彰化地區有廣達兩百多公頃農地遭重金屬污染,大部分由農政單位輔導休耕,縣府環保局,正積極研究試種大豆、地瓜以及連稻桿都可提煉酒精的多期生稻米,充當生質能源原物料,希望能協助整治後鎘污染農地更新利用。

北彰化東西一、二圳灌溉區域,在多年前就被監控發現有廣達兩百多公頃農地,嚴重遭到鎘鎳鋅銅等重金屬的污染,儘管耗費上億經費進行整治,還是有零星農地生產出鎘米,農政單位只好輔導廣大整治後的農地休耕或栽種非食用性作物,不過還是經常招惹民怨,部分農民配合意願低落。然而縣府環保局副局長陳雪莉,自從試種大豆轉植能源成功後,近期又展開試種地瓜與稻米的研究,其中地瓜已初步篩選出「產量高、口感卻不佳」的白色大地瓜﹔水稻方面,則尋求一年可以生產四到五期,也是口感差、卻連稻桿都可發酵提煉酒精的水稻品種,希望協助鎘污染農地能重獲新機。

陳雪莉副局長希望能夠尋求栽種多元化生質能源作物,既符合農民希望更新利用污染農地的意願,也可節省政府龐大補助經費,並締造新能源產業,更可以早日掃除彰化污染大縣惡名,達到多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