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書寫貓空意向 中山女高高材生完成口述歷史

【大紀元7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十日電)貓空纜車通車,引發各界關注,中山女高六位人文資優班高材生,也正好完成一份貓空的口述歷史、產業變遷與人文意向的綜合研究,不但在今天集結成書,中山女高師生也帶著這本名為「改造貓空」的新出爐作品回到貓空,向當初協助與指導研究的在地文史工作者及地方人士致意。

這本「改造貓空」是由中山女高第一屆人文與社會科學資優班學生何星瑩、吳佩樺、葉馥瑢、沈容聞、林巧娟、李文馨共同創作,並由中山女高老師邱永春指導,歷經一年的綿密調查與口述歷史訪談,寫就五篇關於貓空歷史、地理環境與地名、產業變遷、纜車興建、人文意象建構的綜合研究。

邱永春說,這本書完整呈現當地人如何用自己的生命歷程,參與貓空歷史的書寫與重建。學生們在地方協助下,抽絲剝繭,拼接歷史的斷續與破碎處,研究貓空的產業變遷、纜車興建及人文意象建構等層面,希望提供當代人一種記憶、一種觀點,與貓空地區幢幢往來遊客們一種參考與反思,讓讀者更貼近貓空。

台灣社會改造協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蔡篤堅在序文中指出,這本由師生合作共享方式進行的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在創意與能力間尋找平衡點,從事能夠感動人心的人文社會科學創作。

他指出,正值貓纜完工營運,本書卻預言,「纜車完工的日期一再拖延,新制定的政策卻又極可能帶來負面的效果─將大財團請入門,逐漸將在地的族群一個個踢出」,傳達如同預知死亡記事般的痛苦。本書「改變貓空,從人開始」的結論,也正體現了台灣人文社會科學實踐、升學主義反省與社會價值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