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從個人爭取到集體維權

港商成立「保障港商投資權益關注組」

【大紀元8月11日訊】(編者註﹕本文是發表在《新紀元周刊》第30期焦點新聞﹐講述在大陸投資失敗的港商成立關注團體維權的故事。)

從個人爭取到集體維權

港商成立「保障港商投資權益關注組」

文 ◎ 吳雪兒

今年五月二十日,在香港一個代表著百多名港商的自發性民間團體「保障港商投資權益關注組」宣告成立,這些港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曾受到內地政府及法院不公對待的港商。他們在過去一直都在各自爭取他們被強行剝奪的權益,他們當中在維權路上最長的已走過十六個年頭,最短的也有六年多。

單打獨鬥不會有好結果

他們對自己的爭取堅定不屈,但相信以個人一己之力,最終是雞蛋碰石頭:「多年來維權路上受到的屈辱和辛酸教育了我們,如果我們只是單打獨鬥,很難有好結局。」

關注組又希望能爭取成立「保障港商投資權益基金會」,他們表示:「我們十分贊同著名學者郎鹹平教授的呼籲:爭取成立『保障港商投資權益基金會』。世上沒有救世主,唯有團結起來救自已,我們也不會像霍英東先生受一方小官僚的欺凌,直到臨終才出聲。希望通過媒體的報導,聯絡到更多的港商促成基金會早日實現。」

除了爭取成立基金會之外,關注組又敦促中港兩地設立專職機構,徹查港商在大陸遭受司法不公正的問題,及懲治掠奪港商資產的中共官員。

關注組成員林惠雲說,關注組首先是由受害港商透過熟悉的朋友介紹,而聯絡起來的,接著在報紙登廣告聯絡有相同遭遇的港商,他自己也是看到報紙的廣告才加入關注組的。見到報紙上的廣告,林惠雲覺得很好:「有人願意站出來,團結受害者。」加入了關注組後,林惠雲才發現像他這樣遭遇的人有很多。

林惠雲說:「全部的關注組成員都是在大陸投資受到司法不公的對待,甚至受到司法迫害。他們很多個人的行動都沒有效果,都沒有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有的都打了很多年的官司,結果下場悲慘,有的甚至家破人亡、有的破產,很多這樣的故事。」

林惠雲是於一九九三年到重慶市投資鋼鐵廠,但遭合作方、重慶龍溪信用合作社以虛假合同騙去三百多萬。

林惠雲說:「原來與我合作的中方與地方上的信用社,他們之間的債務無法清還,他們就讓我們投資開發大西北,進來以後,合作方將他們的債務轉移到我們合資公司的賬上來,簽一些虛假合同,然後就把我們的錢拿去了。」

偏離性質手法處理官司

林惠雲一直在國內打官司,他說:「在國內可以找到律師打官司,但是都是偏離案子的性質來處理。」最初林惠雲並不知道情況,很相信當地的律師,但每打一次官司就輸一次,林惠雲覺得不妥當,感到事情不應該如此處理,例如律師會建議說,找法官去一些娛樂場所,付錢來解決問題。不過,付完錢後,官司照樣敗訴。

幾年前,重慶市市長在香港招商時,林惠雲就向他們提出他的案子,之後,有關當局給了林惠雲一點補償。對於當局的回應做法,林惠雲形容說:「這就好像是一群土匪硬把你的錢全部搶了,見你沒錢坐車回家,就給你一點錢去坐,還說:『算你好運了,因為我們沒有殺死你!』」

同樣是因為看到報紙上的廣告,而成為關注組成員的香港退休警官陳昱宏,曾經擁有五十個中港貨運牌照,資產超過千萬,但被廣東省前政府官員夥同省公安廳搶去所有財產。

 





林惠雲指國內現在的社會風氣差得不得了,為了錢甚麼事都可以做。對於有很多意見認為,現在中國大陸經濟好轉了,林惠雲說,現在比較以前更差,他舉例說,他打在十年前就去重慶發展,現在和十年前一樣那麼窮。(新紀元)





今年七一遊行,七十多歲的汪森榮也出去上街,但因抵受不了酷熱天氣,本想越過鐵馬離場,被現場的警員阻止(上圖),結果汪森榮從鐵馬下來時即暈倒地上(下圖)。即使救護車來了,警察也不離開,要等到新特區官員宣誓儀式全部完畢才讓汪森榮離場。曾經是警官的陳昱宏概嘆地說,回歸後,連警察的服務精神都變味了!陳昱宏批評警方當日的行為是極為不對的。他說,回歸前,警方的態度永遠是服務市民第一,遇上類似汪森榮的情況,若有離場的要求,警方會盡量協助而不是阻止。(新紀元)

未交易公司忽成他人財產

十多年前陳昱宏想賣掉已經做了三年的中港運輸生意:「我通過朋友認識一個張先生,張先生是廣東省辦公室一個下海的處長,後來到香港開了公司,想收購我的公司。當時我和他簽訂了一個臨時協定,訂金十萬人民幣,但我們的資產值一千萬以上,我們訂好三十天內雙方律師來做這個交易。但三十天過去,他們沒有來做正式買賣的行為。張先生還把我和他簽訂的臨時協定,拿到廣東省辦公廳,說我的公司已經是他的了。」

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四日,陳昱宏在珠海拱北海關過大陸辦事,過關時邊防局的人就把他的回鄉證、身份證收起來,並把他關了大約十個小時,晚上大約十點左右,曾和陳昱宏做買賣的張先生,就帶了廣東省公安廳八科的人,把他帶到附近的派出所關起來。到第二天早上,張先生把陳昱宏領出來,到派出所的餐廳跟他說:「現在你的公司是我的,你一直不承認,現在你讓我損失二百萬,你要寫借據二百萬。」我說,「為什麼要寫?」他說,「你可以不寫,但我就可以扣留你。」





高為邦在河北的投資泡湯之際,卻被中國的媒體冒充他作投資國內的正面宣傳。(新紀元)





許多受害台商不敢出面,私底下尋找管道討回巨大損失,據高為邦(左二)表示,沒有一個台灣的政治人物能討回公道的,不管跟中共高層關係多好。同為受害台商林志昇則希望媒體多多報導,如此台商有更多機會討回公道。圖為台商台灣民進黨立法委員張清芳於二○○四年二月十六日偕同「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召開記者會,呼籲中共領導人讓投資中國受害者討回公道。(新唐人電視台提供)

強迫簽欠單再流浪廿月

陳昱宏說:「我是一個香港人,我以前也是一個警察,我非常守法,我在這種野蠻的情況下,在權錢和權權之下,我為了自身的安全,我寫給你。他後來放了我,說我欠了二百萬,就把我推出派出所。我說我要見派出所所長,但他說,你不用見了,什麼人都見不到,回鄉證、身份證不還給我,把我推出去。」就這樣陳昱宏被迫在廣州流浪了二十個月。

陳昱宏批評港府沒有切實保護港人的投資權益:「一九九七前我寫信給(前港督)彭定康,他最低限度有一個回覆給我,他會關注,把這個事情和國內有關部門聯繫。但九七以後,我寫信給(前任特首)董建華等所有官員,他們一封信都沒有回覆給我。」

陳昱宏說,關注組很多成員追討過程漫長,他本人就追討了十年,單是個人的爭取並沒有很大的意義,他們希望受害的港商能組織起來,以團體的方式向中共有關的領導人爭取。

陳昱宏說:「我的事情已經十年過去了,我是認為十年都過去了,投訴無門,也沒有人關心和關注,因為個人努力沒有成果,所以看到報紙的廣告才會跟關注組聯繫。」

另一位關注組的成員汪森榮於九三年購入深圳布吉鎮國都花園商場一鋪位,合同由公證處公證,付清全款。九六年發展商國都集團公然拆掉他的商鋪改建大型商場,但不付租金,汪森榮指對方的行為與土匪黑社會無異。

經法律訴訟,一審勝訴,深圳中院九八年二審判敗訴,後堅持上訪,深圳市委書記張高麗干預,二○○○年深圳中院糾錯平反再判勝訴。

判決不執行如一紙空文

七年過去了,判決是一紙空文,根本執行不了,然而國都集團卻可以通過國土局將搶來的鋪位合法化,這不是官商勾結嗎?

汪森榮曾經想過自資在香港報紙要求刊登致溫家寶總理的公開信,都沒報紙敢登!他追問不讓刊登的原因,得到的回覆是「上司不允許!」 。

據悉現在汪森榮的物業已經再被轉賣給另外一家公司,汪森榮說:「我現在投訴更是無門,我的樓都沒有了!」他質疑再轉賣手續的合法化:「它(有關當局)為什麼可以辦房產證給他?法院判辦房產證給我,它(有關當局)不辦給我!」

汪森榮希望關注組把受害港商們的事情向中共政權反映,引起重視。

六月二十六日,關注組派了六名代表到北京向中共領導人請願。不過,代表在抵達北京國際機場後,即被近百名警員纏擾,並遭到軟禁在機場的VIP房,後來被「安排」到酒店入住,期間更被阻止外出,要去吃飯也有港澳辦官員及公安人員跟著。港商批評當局表面是招呼實質為軟禁。

港澳辦官員向關注組代表承諾,指會將他們的請願信及訴求轉達,並於七月底確實地回覆,建議他們返回香港等候消息。

本來也打算去北京請願的陳昱宏,因為工作上的問題,沒去成,留在香港作聯繫。關注組代表到了北京遭到軟禁後,陳昱宏與入境處聯繫了三次,以了解情況,質問北京當局的做法,後來得知中共這樣做是出於「關心」他們的情況。

兩天後六名代表回香港,關注組聯絡人陸偉萍說,目前還在等待有關當局的回覆,不打算做一些什麼。

解決迫害要先凸顯問題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對於關注組的成立表示非常贊同:「要想解決港商在中國被迫害問題,必須先凸顯問題,只有中央重視,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

擁有美國堪薩斯大學化學博士頭銜,握有超過二十年技術經驗的高為邦,曾經是玻璃纖維強化塑膠的中小企業老闆,到河北投資五十萬美金,成為受讚揚的外商獨資企業主。其間他被自己親手提拔的大陸青年幹部,在地方政府大膽包庇不法、保護特權的欺壓下,債權變債務,終致放棄一切逃出大陸。

學者從商的高為邦,動用一切關係,甚至懇求已去世的江澤民恩師顧毓琇仗義執言,都沒有用。他呼籲台灣政府應盡速對歷年來受害的台商,做一徹底的調查與統計,警惕未來,以免更多「台胞」成為一貧如洗、落荒而逃的「呆胞」。

高為邦的著作包括《投資中國你須知道的陷阱》,將受害台商的三十多個案例歸納成十二個陷阱(www.vica.org.tw),並於二○○三年七月十五日成立「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宗旨是「敦促中國政府力行法治,懲治違法亂紀的官員,以確保台商權益不被侵占,台商企業不被掠奪。」

協會並將透過文字、媒體、網路、電視等方式,將台商受害的故事一一報導出來,期能以團體的力量為台商討回公道;並提供前車之鑑供後繼台商參考,避免重蹈覆轍;最終的目的則是呼籲兩岸政府重視台商受害問題,尤其希望中共高層領導,不要只是在表面上強調保護台商權益,私底下卻縱容知法犯法的官員,並包庇侵占台商權益的罪犯。

沒有一個得到公平處理

高為邦指出,今年六月國台辦公布的台商投訴案件,自二○○二年以來,共一萬零九百六十六件,這僅是向國台辦系統投訴的案件,真正的數量遠高於此。「他們從來不認真解決問題,卻謊報結案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六點三。而本協會追蹤了約一百個案件,沒有一個得到公平的處理!」 高為邦說。

對於關注組爭取成立的「保障港商投資權益基金會」,高為邦認為,如果能籌募到足夠的基金,可以成立一個律師組織,為受害者在發生地打官司,將其不公不義的結果再公告世人,同樣一批律師可以很快地累積經驗與受害者的資料,再直接上訪並逼迫港府向中共中央抗議。

高為邦希望投資中國的受害者能串聯起來、共同打拚。「不但為了個人的權益,更為了中國的前途,如果中國連起碼的『法治』都做不到,怎麼可能去追求一個『和諧社會』?因此要逼迫中共當局面對現實,解決問題!」高為邦沉痛地指出。





《失去新中國:美商在中國的理想與背叛》一書的作者伊森.葛特曼。(Ethan Gutmann)(新紀元)





《失去新中國:美商在中國的理想與背叛》一書的作者伊森.葛特曼(Ethan Gutmann)說,在大陸投資的美商和台商,都面臨大陸官員腐敗、經濟資料造假、產品被仿冒等問題,還有必須用年獲利的百分之三向大陸官員進貢;而進入大陸的任何企業都必須和邪惡的中共發出同樣的聲音,因此他們都丟盡了人格尊嚴和企業形象。(新紀元資料圖片)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