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美太陽能現狀:公眾熱忱 研究資金缺乏

【大紀元8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燦編譯報導)據美國貿易協會最新展開的一項調查,詢問一千名美國人15年後最大的能源供應將來自於什麼時,最多受訪者表示估計會是太陽能,其支持率達27%,超出原子能、煤炭以及天然氣。的確,太陽能的吸引力在廣大群眾中深受重視。在全世界,能夠吸收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太陽能電池已越來越受普及,不論是在摩天大樓的屋頂上,或是莊稼的農田裏,都能看到太陽能電池板塊,就連華爾街上的太陽能公司股票也大大上漲。

儘管如此,事實是,去年太陽能所提供的能源供應不到全美的0.01%。而且,科學家估計,除非在未來取得顯著的科技突破,按照現在的研究規模來推算,「太陽能夢想」還不能很快實現。美國能源部的可再生能源部門發言人表示,當局估計25年後,太陽能頂多只能提供全國2%到3%的能源供應。與此同時,在全世界,燃燒煤炭的傳統發電廠繼續增長,其速度多達每週一個。

在德國、日本以及美國數州等地,雖然政府開始鼓勵使用太陽電池,並開始為商家降低成本費,硅谷企業家克斯拉(Vinod Khosla)表示,市場還未能推動足夠的發展以促使太陽能的普及。「從解決全世界能源問題來看,現在出售的太陽能設備就像小兒科一樣。」

將近一百年前,科學家們就已經推算出了,太陽在一個小時內照射地球的全部能量,足以滿足人類一年多的能源需求。早在五十年代,科學家也已研製了吸收太陽能的器材。然而,幾十年來,太陽能不只在美國,在許多其他發達國家中卻都沒有像原子能等獲得足夠的重視與研究資金,當然技術上也未獲得突破性的進展。而今天,美國聯邦政府似乎又把注意力轉到生物燃料上。2007年,美國能源部撥出的太陽能研究資金只有1.59億美元,遠不如原子能的3.03億或煤炭的4.27億美元。太陽能活動家也表示,在華盛頓的能源「爭奪」中,他們經常被其它能源形式逼迫「下台」。國家太陽能工業協會主席瑞斯(Rhone Resch)表示:「煤炭以及原子能是用多少千萬作為資金單位,而我們是用十萬作為單位的。」

此外,他表示,目前對太陽能研發支持最大的是各個州,而華盛頓對太陽能技術似乎十分冷漠。儘管有時也獲得一定成功,他覺得大多數的注意力卻陷在刺激市場,而不是加強研究工作。加州理工大學太陽能研究所主任路易斯(Nathan S. Lewis)表示:「更大的問題是,太陽能技術不太可能由商業公司或私人企業取得突破。」

許多環境組織正在推動政府為購買太陽電池的公眾提供報稅回扣。儘管布什總統能源部門人士目前表示,他們希望幫助太陽能科技在2015年之前有能力與其他能源抗衡,一些政府部門人士卻認為目前太陽能研究由於工業基礎還未建立而不願撥出資金。

儘管如此,幾十年來太陽能產業也發展了不少。在全世界許多陽光豐盛的地區,如美國西南部,西班牙以及澳大利亞,許多太陽電池已被建立。能源部也表示希望在未來2008至2012年的四年裡把太陽能研究資金從目前的8.96億上漲至11億美元。

目前,科學家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如何使吸收太陽能的費用下降,同時在晚上太陽下山後有效的保存這部份已吸收的能量。當前最大的研究在於增加可吸收的陽光波長範圍,同時減少太陽電池板塊數量,以減少熱量散失。路易斯表示,太陽能還面對許多其它問題,比如,太陽電池體積龐大、公眾對太陽能認識不足等。「公眾目前還無法理解太陽能的重要性,他們也許還在等待太陽電池的價格跌到一桶油漆或地毯的價錢。」

此外,科學家擔心由於現在缺少對太陽能的重視,新一代科學家以及頂尖研究人才很難進入這個行業。法國聖母大學研究者康馬特(Prashant V. Kamat)表示:「美國的確有很多人才,但是現在缺少足夠的動力鼓勵他們參加這方面的研究。」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