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桃園縣首辦身障新生快樂開學

【大紀元8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文字、攝影桃園報導) 桃園縣首辦身障新生入學準備班『慢飛天使快樂學園』小一新生體驗學園開學,『班主任』朱立倫縣長親自帶領『慢飛天使』們走進教室上學去!

為使身心障礙的小朋友能提早適應國小生活,縣府特辦理首屆身心障礙新生入學準備班『慢飛天使快樂學園』,以模擬國小的上課情形及正常作息時間,引導「發展障礙兒童」與「自閉症兒童」遵守教室規範與生活常規,以提早適應國小生活。

縣長朱立倫6日率社會局局長許育寧、教育局局長張明文前往參與在義興國小舉辦的小一新生體驗學園開學始業式,朱縣長同時擔任『班主任』角色,親自帶著小朋友走進『入學門』,引導他們走進教室,並贈送每位小朋友文具禮盒─彩色鉛筆,期望他們能彩繪出亮麗人生。

朱縣長於致詞時表示,桃園縣每年有二萬多名嬰兒出生,其中有6~8%是有身心障礙及發展遲緩的問題,這些『慢飛天使』在台灣『早療教育』較不普及的環境下,往往只有放棄或是移居國外培育兩條路可選,對於進步社會來說相當諷刺。朱縣長強調,自他上任五年多來,積極投入早期療育及身心障礙者的教育,同時透過教育局結合衛生局、醫療院所、社會福利機構、特殊教育機構等相關單位,整合早療體系,讓『慢飛天使』除了早期療育外,更在幼稚園、托兒所期間能透過『融入教學』,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快樂學習。

朱縣長指出,桃園縣在教育局的努力下,自91學年度起持續增設特殊教育班,更從原本200班增至253班,是全國唯一連續五年增設身心障礙班級的縣市。朱縣長也期盼大家都能支持早期療育,一同為『慢飛天使』做好展翅飛翔的準備。

根據醫療研究發現,遲緩兒在3歲前接受早期療育,效果是3歲後的10倍,而6歲前的療育「一年的早療努力,勝過將來十年辛苦教育」,讓孩子及早接受早期療育,透過一連串醫療、復健、教育、社會措施等整合性服務方案,不僅能讓身心障礙幼兒克服發展遲滯的現象,減少日後生活的障礙及學習的挫折,也能減輕家庭負擔與社會成本。

桃園縣教育局多年來結合社會局、衛生局、醫療院所、社會福利機構、特殊教育機構等相關單位,致力推動早期療育,全面照顧身心障礙幼兒。為落實特殊教育向下延伸的精神,96年度增班重點在於加強發展學前特殊教育,新成立2班學前不分類巡迴班,讓更多的特教老師透過定期巡迴至縣內各公私立幼稚園,針對身心障礙學童個別需要協助設計個別課程,接受特殊教育服務。(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