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漫遊

台灣特有漆藝–髹飾與付丙 陳鏡桼采匋展

【大紀元8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瑞楨/豐原報導)

知名的「漆陶工藝家」陳鏡,今天起至9月31日於豐原市立漆藝館舉辦個展,這個「髹飾與付丙──陳鏡桼采匋展」的名稱大有學問,它也是台灣特有的創作藝術之一。

陳鏡指出,依據《康熙字典》 與《古文典記》注解,「髹飾」意指把天然生漆塗飾在器物表面上的技術,「付丙」是把陶瓷半成品放入火中燒製的工序,兩者是製陶的步驟。

至於「桼采匋」,他指出,分別是「漆、彩、陶」的古字,音意皆同,「髹飾與付丙」結合「桼采匋」,就是將天然生漆、陶瓷土、釉彩等媒材,運用窯爐燒製的創作藝術。

陳鏡強調,早期的「陶胎漆器」是以陶為體、漆為飾的工藝創作,但「桼采匋」創作中不但用生漆當媒材,還可與釉藥、化粧土等結合運用,因此「桼采匋」也是台灣特有的藝術表現之一。

陳鏡分析說,許多國家都有漆藝,但會因國情、民族、時代等背景因素而有不同的呈現手法,例如日本以具有民族特色的「蒔繪」聞名,韓國則以「螺鈿」藝術揚名,台灣也能以特殊的「桼采匋」,呈現自身的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