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湖南新邵縣為強制搬遷 發文搞株連

【大紀元9月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燕明報導)中國湖南新邵縣的筱溪水電站項目的庫區移民工作正在進行,涉及移民7千多人,目前仍有3百戶村民拒絕搬遷。有報導說,中共新邵縣委、縣紀委和縣人事局發出通知,責令親屬拒絕搬遷的50多名幹部限期讓親屬簽約搬遷,否則將停止這些幹部的工作。

湖南新邵,地處湖南資水上游,是該省貧困縣,每年財政虧損。該縣2004年招商引資修建「筱溪水電站」,總投資13.5億元;需徵用土地4百多公頃,涉及移民7千多人,移民投資2億6千多萬元人民幣。現在已進入搬遷高潮,但至今仍有3百多戶村民拒絕搬遷。

據湖北的「民生觀察工作室」星期五的消息,新邵縣紀律檢查委員會、縣委組織部和縣人事局8月1日聯合發出通知說,尚有54名國家工作人員的親屬拒絕簽訂協議或拆遷,根據縣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要求這批工作人員必須在15天內做好親屬的思想工作,落實好拆遷。凡是沒有落實到位的,15日後將實行「停職、停工、停薪」的三停措施。

就這一通知,本台星期五打電話到新邵縣委組織部瞭解情況—

記者:你們要求公務員他們的工作,不然就三停,為什麼會作這樣的通知?

幹部:我不清楚。

記者:不清楚還是沒有這樣的事?

幹部:我不清楚。

新邵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星期五通過電話對本台表示—

知情人士:做不通就三停,停工資、停職務、停編製,什麼都停,回去做通家裡人工作的才能上班。

記者:現在已經過了15天了,是否都完成任務?

知情人士:沒有,很少,只有個別一兩個完成了任務。現在處在僵持階段。

記者:有關方面有真的「三停」嗎?

知情人士:暫時還沒有,他們還不敢呢?

記者:為什麼做不通工作呢?

知情人士:因為補償標準太低了,這是一個招商引資項目,業主給新邵政府平均每平方米6百多元(人民幣)補償,但是到了老百姓手裡只有2百多元一平方米。

對此,民生觀察工作室的劉飛躍評論認為—

劉飛躍:在拆遷中使用「株連」這個辦法不是新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說明目前的拆遷(具有)強制性、強迫性、野蠻性、暴力性。他們這樣實際上是拆遷中違法的一個縮影。「株連」這種做法在現在社會一再出現,說明我們國家法律沒有得到真正的尊重,人們的權利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移民代表周永慶星期五通過電話對本台表示,補償標準太低是因為移民款被挪用—

周永慶:水庫指揮部它想集股(集資入股水庫),集股沒有錢,(就)把農村老百姓的土地費,政府又想把(讓)人大主任做(水庫)指揮。2002年的(水庫移民)補償標準比我們現在的還要高一點。

而據瞭解,新邵縣政府當年計劃興建的這個水庫還涉及種種問題,包括所徵用的土地沒有經過國務院批准;徵地前沒有按規定召開村民大會協商補償等。(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