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

台灣生物科技業的先驅--黃伯誠

【大紀元9月16日訊】早年曾任高師大教授的大漢酵素總經理黃伯誠是大漢酵素的創始人,也是台灣生物科技業的先驅。

缺乏營養細胞生病

提起30多年前走入生物科技領域的因緣,黃伯誠表示,當時看到周遭很多人生了病治不好,父親腦溢血驟然過世,母親長期心臟病,因此經常思索為什麼有病治不好?他懷疑藥物對健康的功能到底在哪裡?於是找了很多書來研究,從一知半解逐漸深入堂奧。

黃伯誠發現:現代醫學對人類的健康做了很多誤導,譬如「有病就要看醫生,就要吃藥」,他認為這是天大的謬論!從營養學觀點,人體結構物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的結構物質就是我們所謂的營養,人會生病是細胞生病了,細胞會生病是缺乏營養所致。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缺乏哪些營養?從哪裡可以補充營養?

用微生物製造營養

30多年前,國內還沒有發展生物科技,黃伯誠得知德國人利用微生物可以製造人類所需要的糧食,給了他很大的啟示。他研究發現,原來微生物本身的結構物質也是營養,而且是人類細胞所必需要的營養,於是有了利用微生物細胞的結構物質來補救人體的細胞結構物質的概念。

由於需要食用大量的微生物才有足夠的功能,因此利用能大量繁殖微生物的醱酵技術。後來發現吸收土壤礦物質的植物,經過醱酵能提供微量礦物質,於是採用多種蔬果、高山植物經微生物醱酵,以獲取完整的營養元素,包括多種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等。

大漢生物科技公司

從1972年著手找資料獨立研究,黃伯誠經過 10年的努力,成功的結合理論和實務,終於1981年設廠生產,創立大漢生物科技公司,成為台灣第一家酵素公司。

多年來,大漢生物科技不斷研發創新,產品日新月異,使用12種優良益菌,製造出廣泛的營養素。黃伯誠指出,從臨床實驗證實大漢酵素食品可以當作食物來使用,三餐光喝酵素食品即可滿足身體營養所需。他認為,發展酵素產業將是未來解決人類食物問題的一個適當的方向。

黃伯誠表示,大漢一步一腳印,朝著既定的方向,按部就班的發展,努力研究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製造最好的營養,提供人類來使用。

大漢在研究微生物提供細胞所需營養方面,早有相當好的基礎,目前正朝著精緻農業邁進,和外國合作生產有機肥料、動物飼料。希望面對H5N1的威脅,能提供家畜更完整的營養,提升動物的免疫力,減少家畜的病害,使生產更順利,以解決人類的糧食問題。

堅守誠信事業長久

黃伯誠認為,人生很短暫,實實在在的做一些對自己、對人類有益的事情,讓人懷念才是最值得的。所以在事業發展中一直堅守「誠信為主」的原則,他相信:產品本質真實,事業才能真正長久。



大漢酵素。

如何選擇優良的酵素食品

市售的酵素食品品質優劣參差不齊,選擇優質的酵素食品,才能夠真正增進自己的健康,獲取菌體豐富的營養。黃伯誠建議消費者:

1.選擇天然原料要多的酵素產品,原料愈多代表所含的營養成分愈多,愈廣。

2.選擇醱酵天數長者的完整發酵的酵素產品,如此才能將有益菌的數量繁殖到最 高最具活性,同時也才能將大分子的營養成分充分地分解成人體易於吸收的小分子物質。

3.選擇植入菌種豐富的酵素產品,視為影響酵素食品效果好壞的主要原因,菌種愈多的酵素食品機能性就愈強。

4.選擇經營時間長,有信譽保證的公司如此才能夠製造出高品質、高純度的酵素食品。

此外,黃伯誠特別提醒消費者,只食用萃取式的單一酵素不但無益於健康反而是有害健康的,選購時不可不慎!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