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民調:民眾對美不信任升至新高

【大紀元9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7年9月17日台北報導)台灣一份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美國的不信任程度上升到歷史新高,不信任美國的人數大幅度超過信任美國的人數。

台灣中國時報星期一公佈的一份民調表明,37.5%受訪民眾對美國持不信任的態度,為歷史新高,認為美國可以信任的民眾為29%,二者相差超過8個百分點,顯示台美關係目前面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與此同時,台灣受訪者對美國的好感過去5年來也在逐年下降。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時,68%的民眾對美國有好感,但是到2006年10月,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蘇棣要求台灣儘快通過軍購預算案時,對美國有好感的民眾下滑到45%。

*入聯公投引發分歧*

台灣的政壇錯綜複雜,風雲變幻,美國和台灣的關係也隨著民進黨政府提出的各種政治議題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今年7月中旬,陳水扁政府推動的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申請和入聯公投的主張,引發美台之間的分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胡幼偉教授說:我認為,這個民調很明顯是因為台灣最近陳水扁領導的民進黨政府強力地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引起美方的不贊成和民眾的反應。這樣的反應基本上是情緒上的反應,多於對美中台關係深刻的認識。

胡幼偉說,在台灣的入聯公投問題上,美國高層官員雖然出面表示反對改變現狀的舉動,說入聯公投是邁向台獨的一步,台灣和中華民國都不是獨立國家,但是美方仍然堅決表示支持台灣的民主,也明確指出美國沒有把台灣當作敵人。他認為,台灣以入聯公投的方式來爭取正當的名聲固然重要,但跟美國的關係應著重於實質關係。他說,台灣在爭取實際名聲遇到困境的時候,注重實質內容的“裡子”比涉及名聲的“面子”更重要。

*美中台三角關係*

胡幼偉表示,希望民進黨政府應清楚表明其政策,不要以明年的立法委員和總統選舉作為主要考量,避免在情緒上誤導民眾。他說:台灣高層的政治人物在處理美中台關係時,應該要很負責地告訴一般的民眾,說台灣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中,我們處於某種地位,應該做出甚麼樣的動作,講甚麼樣的話,對於台灣的利益才有最大的保障和最大的保護。要把這些事情講清楚,才能夠讓民眾對美中台關係有正確的認識。

不過,儘管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信任程度在降低,但是這份民調表明,在美國、日本、中國三個國家當中,認為美國最重要的民眾最多,為31.5%,中國是25.1%,日本僅為4.5%。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