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教師節前教師總體檢 十一招麻辣教師操

【大紀元9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傅潮標、楊倩慧/苗栗報導〕現代夫子難為!苗栗市大千醫院在教師節前夕為教師這一行「總體檢」,發現為人師表較常上身的職業病包括五十肩、喉嚨沙啞不適與腸胃疾病、憂鬱症,院方提醒作育英才的老師們不要忽略自己的健康。

苗栗縣教育局則委託大千醫院復健科團隊,設計一系列「十一招麻辣教師操」貼上局網,希望老師熟練後,為健康加分。教育局提醒,四十歲以上老師每兩年補助三千五百元健康檢查費,請教師們一定要多多利用。

大千醫院復健科主任蔡建宗說,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正式學名叫「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好發於四十至六十歲的中年人,但年輕人也可能罹患。

寫黑板 五十肩高危險群

蔡建宗說,經常要舉手寫黑板的教師們是五十肩的高危險群,他建議寫黑板時,手心儘量面向耳朵,不要手背面向耳朵,手酸時就放下休息一下,不要勉強抬高手臂。

蔡建宗說,五十肩初期症狀是肩部疼痛,嚴重的話,雙手無法舉起,連梳頭髮、穿衣服或將手放到背後等簡單動作都做不來,如耐心復健,通常約二至三個月可痊癒,若怕痛而放棄治療,恐會惡化,造成肩關節四周軟組織纖維化,甚至肌肉萎縮。

嗓音問題比例高

耳鼻喉科醫師黃山崧說,全國約有三分之一的教師常有嗓音問題,五分之一的教師曾因嗓音問題而請假,十分之一的教師聲帶有結節或瘜肉等問題,但高達八成以上的老師從未到耳鼻喉科做過聲帶檢查。

肝膽腸胃科醫師黃雅憫、精神科醫師何仁琦則說,教學壓力不小,有些老師罹患腸躁症、脹氣、腹瀉、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腸胃疾病或憂鬱症。

何仁琦表示,董氏基金會做過大規模調查,發現教師與金融服務業、創意工作者並列最易罹患憂鬱症的三大行業,老師們如被憂鬱症所苦,應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診療。

十一招麻辣教師操

●第一招:肩頸運動

要訣:脖子前後彎曲伸直,側彎,旋轉,以手輔助,緩和伸展,每個動作六到十秒。

目的:讓頭頸血液循環增加,精神百倍,減緩肩頸痠痛。

●第二招:肩膀肌肉伸展運動

要訣:伸展肩旋轉肌群、胸大肌、三角肌等肌肉。

目的:讓肌肉增加柔軟度,減少疲勞性傷害機率發生,可增加肩關節囊的營養潤滑,避免五十肩提早報到。

●第三招:肩膀運動

要訣:肩胛骨上提、下壓、前伸、後縮運動,順逆迴旋緩慢動作,共計四循環。

目的:讓書寫板書、批改作業所需用的肌肉,先做熱身準備,讓板書不會越寫越無力。

●第四招:手臂伸展運動

要訣:腕屈肌、伸肌伸展運動

目的:手腕屈肌、伸肌,維持一定柔軟度,減少損傷,預防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

●第五招:握拳運動

要訣:雙手平舉至水平,手緊握拳頭、放鬆來回一百次。

目的:讓肩膀、手肘、手腕、手指頭關節部位肌肉一同運動,達到促進血液循環及維持肌耐力。

●第六招:軀幹運動

要訣:可坐在椅子上,做出身體軀幹前彎、後伸、旋轉等動作。

目的:長久站立或久坐時,容易下背痠疼,適當緩和伸展,可以避免。

●第七招:股四頭肌伸展運動

要訣:單腳站立下,另一隻腳膝蓋後彎,雙手向後伸,抱住小腿。

目的:久坐久站的姿勢下,往往讓大肌肉疲勞與僵硬,在上課前可以適時提升柔軟度,減緩疲勞。

●第八招:大腿後肌伸展運動

要訣:單腳站立下,另一隻腳抬放在椅子上,身體前彎,兩手觸碰腳指頭。

目的:與第七招相同。

●第九招:小腿伸展運動

要訣:動作同上,加上腳指頭往上扳。

目的:與第六、七招相同。

●第十招:足踝運動

要訣:旋轉扭動足踝關節,用腳打拍子。

目的:讓關節部位的肌肉適時伸展,並藉打拍子動作促進囤積在足部的血液回流,減少靜脈曲張發生機率。

●第十一招:雙手搓熱,按撫全身。

要訣:用雙手搓熱,按撫之前運動過後的肌肉群。

目的:藉由手掌溫度,提升按撫肌肉的溫度,提升肌肉的表現。

(大千醫院復健科蔡建宗醫師、治療師羅鈞晏指導,自由時報記者楊倩慧整理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