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電池三雄新普順達加百裕 營運紅不讓

【大紀元1月1日報導】電池業回顧與展望專題(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一日電)依據IDC預估,筆記型電腦在2008年至2009年仍可維持20%以上的成長率。台灣是NB代工大本營,相關系統與零組件廠當然受惠,其中電池因應用領域擴增,原料缺乏,不少大廠採取提前下單包產能確保貨源,電池三雄新普、順達及加百裕今年營運依舊紅不讓。

電池組裝業者2007年與太陽能產業面臨同樣問題,下游市場需求熱呼呼,但卻都受到上游原料缺乏之苦,搶料大作戰的戲碼,在鋰電池產業的供應鏈中也同樣上演,顯示對原料掌握度高的廠商,就是贏家。

不過,整體而言,這產業2007年算是「豐收年」,龍頭廠新普每股稅後盈餘 (EPS)超過一個股本,老二順達也有近一個股本的實力,加百裕EPS預估也在6元左右。

展望今年,由於產業仍處賣方市場明確,全年度的接單及供料大致抵定,新普預估今年整體營運仍有3-4成的成長空間,獲利同步成長;順達預估35%以上的成長力道,毛利率至少持平;加百裕對今年展望則較保守,預估成長將低於3成,獲利希望能維持去年水準。

業者分析,根據電池芯主要供應大廠今年新開出產能約為15%,對照市場需求成長比例 (年成長估20%以上),全年總量的供需有機會接近平衡,但考量上下半年淡旺季需求差異性,新產能釋出恐怕還是追不上需求成長的速度,距離供應充足有一大段距離。

就目前市況看來,2008年電池芯供貨將「非常吃緊」,缺口恐怕會大於去年,也因為如此,業者普遍預期今年電池單價應該沒有下滑空間,有機會持續上調。這也是三家業者一致預期毛利率可維持的主因。

新普董事長宋福祥對今年整體營運成長30%至40%的目標深具信心,EPS連續6年賺進一個股本也非難事,初步看來下半年營運會比上半年好,第一季預估季成長在3成以上。

宋福祥表示,公司與韓系電池芯大廠關係密切,公司原料供應主要來源以韓系廠商為主,今年與韓系大廠的合作將更加緊密,去年以來積極輔助系統大廠對韓系廠商的認證,今年度國際大廠使用韓系電池芯的比重將大幅提升,有助系統廠商加速韓系廠的轉移;也讓公司在電池芯原料取得上有更大的彈性空間。

順達表示,今年市場面看來相當熱絡,產業成長預估在2成以上,但就電池模組業者而言,依舊要面對原物料吃緊的問題,料源取得與掌握是今年度整體營運成長的關鍵,也左右個別公司成長力道。

就掌握狀況看來,順達認為今年營收成長應有35%以上水準,賣方市場轉嫁成本不難的預估下,單價不致有向下空間,因此毛利率至少有持平表現。

加百裕總經理卓聖桓對今年展望持相對保守態度,主要是因為電池芯的供給掌握問題,由於韓國三星加入電池組裝行列,對加百裕而言,今年來自三星的電池芯供料並沒有增加,加上另一家供應商SONY沒有擴產,卓聖桓表示,加百裕今年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EeePC的貢獻,預估整體營收成長約在2-3成間。

卓聖桓表示,今年一月EeePC電池開始量產出貨,單月出貨量預估突破百萬台,之後逐月擴大,將成為主要成長動能,預估整體毛利率可維持去年水準,但基於管銷費用的提升,稅前淨利率將受到侵蝕,整體獲利希望能維持去年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