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奧運歷史最貴:北京場館投資38億美元

【大紀元1月23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採訪報導)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總投資迄今已花費大約38億美元,大大超過上一屆雅典奧運會24億美元的水平。北京奧運會的投資總額為奧運會有史以來最高的。

據香港《明報》新聞網星期一報導,北京奧運會的投資超過計劃,違背了中國政府兩年前所作出的「節儉辦奧運」、控制總投資不超過雅典和悉尼奧運會的承諾。

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總投資迄今已花費了大約280億元人民幣,按現行匯率折合38億美元左右;加上在其它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投資額已比過去任何一屆奧運會都高。

報導指出,2004 年的希臘雅典奧運會場館建設的投資為24億美元,8年前的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的場館建設投資為15億美元。對北京奧運會的投資額超出歷屆奧運會的原因,中國官方經濟學家的解釋是,北京奧運場館以及相關基礎設施具有「先進設計」和「高科技含量」,導致投資額居高不下。

美國印地安那州博爾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鄭竹園先生指出,舉辦奧運會對提升國家形象可能會有促進作用,但從純經濟學角度講,舉辦奧運會是虧本的生意—

鄭竹園:「辦奧運在大陸領導人心中恐怕知道是要賠錢的,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就是為了要恢復大國的一個形象:過去我們落伍,現在我們是奧運主辦國,一定要辦得很輝煌。中國單方要搞這種花架子,當然在某方面來講是正面的。比如很多人來了,對觀光業有幫助。但是這個投資卻一定會是虧本的。要想把這個投資收回來是不可能的事情。」

報導說,中國在2001年申辦奧運會成功時,官方估計北京奧運會場館投資為16.5億美元,然而,到2003年場館建設項目招標完畢時,實際投資額為205億元人民幣,當時折合25億美元。旅居美國的時事評論人士方覺先生就北京奧運會投資如此龐大的原因表示—

方覺:「存在著很多好大喜功、鋪張浪費的情況。中國實際上還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雖然這十幾年來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中國人口很多。中國到目前為止,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處在世界第100位以後。每個人的國內生產總值還不到2千美元。那麼,對於一個相對貧窮的大國來講,中國的執政黨和中國政府出於對自己的執政聲譽,花了很多錢去辦奧運,甚至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舉辦奧運會所花的錢。

奧運會本來應該是民間活動,中國政府把它辦成一個政府行動。民間活動本來就應該主要依靠民間力量進行。比如像企業的捐贈呀,民間的捐款等等,就必須本著節儉的原則。政府的錢是來自納稅人的錢,不應該亂花。中國政府把舉辦奧運會完全變成了一個政府行為,完全是由政府撥款進行的,是國有銀行通過巨額的低息貸款來支撐的。政府行為就很難不出現鋪張浪費。」

報導說,根據中國政府的《2008年奧運行動規劃》,在2002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總投資為2800億元人民幣,其中交通運輸投資為1025億元,環保投資 582億元,奧運場館及相關設施投資為280億元。如此巨額的投資使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為迄今為止奧運會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奧運會。(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