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消基會檢測市售57件奶製品均不含三聚氰胺

【大紀元10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一日電)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樣市售各種奶製品樣本57件,經檢驗結果,均不含三聚氰胺,消基會副秘書長吳家誠表示,還是有安全的奶製品,消費者可以安心使用;但他從大陸獲得的消息,有些奶製品中所添加的是更便宜的尿素,且加熱過程中的廢料會產生亞硝酸鹽,危害健康。

合格的57件樣品及採購地點均列在消基會的網站(www.consumers.org.tw)消費新聞發布欄,供消費者參考。

消基會在9月23日抽樣,購樣地點為大台北地區麵包店、糕餅店、百貨公司、便利超商、超市、量販店、藥房及購物中心等地,針對市售麵包、糕餅、濃湯、三合一咖啡、多合一麥片、巧克力飲品、布丁、奶茶、羊乳片等產品共57件樣品。

消基會採用的是液相層析紫外光質譜儀 (HPLC-UV),方法檢測定量下限為1ppm,波長是215nm。

檢測結果顯示均不含三聚氰胺,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但消基會強調,這次檢測結果是指經測試的樣品而言,並非指這家廠牌所有同型號(批號)產品,或所有其他產品。

吳家誠提出另一項警訊,他從大陸方面獲得的消息,摻在奶粉中的有可能是更便宜的尿素,從化學結構來看,尿素是氮氣和氫氣在高溫高壓下形成尿素,尿素在完整的加熱過程中會形成三聚氰胺,並釋出氨氣和二氧化碳。

他強調,大人吃飯,小朋友喝奶,這些都是主食,最好的方法是國人自給自足,絕少仰賴進口貨,才能逐步脫離食品安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