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曾被打回票 王永慶墓地通過變更

【大紀元10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王永慶過世後,身後之地成各界焦點,王家原規劃在南亞公司林口特定區內的工業用地籌設私立長永紀念福園,但一度被內政部都委會打回票,認為工業用地不應參雜墓地。但後來南亞主張該土地在工業區邊緣,適宜作墓地使用,獲得認同,內政部都委會並於今年3月「原則通過」變更為墳墓用地的主要計畫。

長永紀念福園 位明志科大後方

由於尚須經細部計畫、環評與殯葬設施管理計畫通過,且須向台北縣政府申請設置殯葬設施許可。依期程預估,最快的話,也要三個月才能入土為安。而王永慶安葬事宜迫在眉睫,台塑集團因此思考安厝的替代方案,可能選擇的地點包括桃園縣龜山鄉或是鄰近台北的陽明山墓園等地。

王家規劃的長永紀念福園用地,位於明志科大後方南林路上的山坡地,面積約為五點○四公頃,面積廣大,可向下俯看中山高泰山收費站附近,視野遼闊。桃園縣龜山鄉華亞重劃區管理委員會顧問李宗明表示,王永慶確定會葬在這塊土地,由於殯葬條例有規定,因此墓園須開放供外人使用。

預估申設時程 入土還要三個月

李宗明也指出,未來這塊殯葬園區,會包含納骨塔與土葬的墓地,並以公園化、現代化的方式設計。至於納骨塔有多少塔位?墓園的設計又為何?他說,一切還在規劃設計中,尚未確定。

南亞公司本月7日才將這塊土地的細部計畫修正書圖送營建署審查,但被退回要求再修。目前就等南亞重新送件,並經三十天的公開展覽及在當地開說明會後,重提都委會同意。

即使順利變更為墳墓用地,尚須向台北縣府申請設置殯葬設施許可,且由於墓地面積超過五公頃,需要通過環評及水土保持計畫。初估即使一切順利,經營之神恐至少再等三個月才能入土為安。

另外,依現行「殯葬管理條例」規定,不論是私立或公立墓地,都必須提供「公眾」使用,因此即使是王永慶的私人墓園,完工後也得開放提供大眾使用。

內政部民政司表示,政府雖鼓勵火葬,但只要是合法墳墓用地,並無強制規定一定要採火葬或土葬,王家可自行決定。

過去民政司曾向南亞提議,可依「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對教育、文化、藝術有重大貢獻者,經其出生地的鄉鎮市區內滿二十歲的居民二分之一以上同意,於該地設置以存放骨灰為限的「公共性紀念墓園」,如此就不需開放供大眾使用。

雖為私人墓園 仍需供公眾使用

但由於此議須行政區內半數以上在地居民投票通過,門檻頗高,且王永慶是否在泰山鄉出生,尚有疑義,加上僅能存放骨灰,不能土葬,因此南亞持保留態度,最後還是採土地變更方式進行。

況且,法律仍有不完備之處,殯葬管理條例雖規定必須開放供公眾使用,卻沒載明收費標準,因此只要南亞採「高標準」收費,以價制量,自然對申請者有一定的過濾與篩選作用。換句話說,南亞還是握有私立墓園的管理主導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