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前駐華大使談金融危機和美中關係

【大紀元10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8年10月17日華盛頓報導)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表示,目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將對今後的美中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他認為,2009年將成為國際事務上一個關鍵的時刻,其重要性不亞於前蘇聯的崩潰。

1991年到1995年期間出任駐華大使的芮效儉在一個有關中國崛起帶來的機會和挑戰的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時指出,美國的下一屆政府將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刻上台,這種情況可以與1932年或是1940年的情形相比。他認為,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發展將對今後的美中關係產生重要影響,而美國如何處理這些挑戰將是一個關鍵。

他說:“在展望今後的道路時,我們在面對挑戰時既要冷靜也要大膽。冷靜是在於我們不應該犯假設今後30年只是前30年的延續的錯誤。大膽是在於我們不得不毫不留情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以適應正在出現的新的現實。我的感覺是,我們還沒有這樣做。我們還在假定這只是我們經濟表現中出現的一個暫時性的失誤。”

  

*美國狂妄時代結束*

目前在基辛格顧問公司擔任資深顧問的芮效儉大使認為,這次的金融危機將使2009年成為一個關鍵時刻。

他說:“在我看來,2009年將是國際事務上的一個決定性時刻,它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將同前蘇聯帝國的崩潰一樣重要。目前的金融危機可能導致美國狂妄自大時代的結束。這種狂妄自大滋生了這樣的想法,即美國擁有無限的能力,能夠無限期地維持我們的主導地位,結束全世界的專制,而且我們可以動用我們的權力根據我們的喜好來改造這個世界。”

  

這位出生在中國的資深美國外交官表示,這次金融危機帶來的一個好的結果是,美國在經歷了這次危機之後能夠更加冷靜地看待這個世界以及更加準確地理解美國自身資源方面存在的限制。

*對資本主義的懷疑及其後果*

不過他也指出,這次的危機使人們對資本主義體系產生了懷疑。

他說:“過去20年來,由於美國所享有的不受挑戰的地位,自由世界感到驕傲的體系突然之間出現了災難性的問題。這使得人們重新思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甚至自由民主體系是否是對付嚴峻問題的最佳手段。”

  

芮效儉大使說,正是大蕭條時期資本主義體系遭受的信譽危機以及歐洲在一戰之後民主體系的失敗增加了共產主義以及集權體制的吸引力。他說,這種情況現在又在發生。

*中國陷入經濟危機?*

  

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不僅導致美國和歐洲金融體系接近於崩盤,也導致全球經濟發展減緩。

  

芮效儉大使說,目前還很難評估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有多大。

他說:“有證據表明,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已經在下降,而且出口受到了影響。目前不清楚的是,這個趨勢是否會繼續下去,以至於使中國陷入一場經濟危機。我們不知道這個過程會走多遠。其次,在我們朝前看的時候,我們應該假定,目前西方市場經濟所面臨的困難將會使中國國內有關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應該走多遠以及走多快的意識形態之爭更加激烈。”

  

芮效儉大使說,如果中國在全球經濟出現最嚴重下滑的過程中不受到影響,這會使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合法化。他說,如果我們忽視這種可能性將是愚蠢的。

  

*民族主義和狂妄情緒的危險結合?*

不過他認為,即使中國不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這場危機的後果也可能給中國帶來一個很大的危險。

他說:“如果中國能夠躲避最嚴重的全球性衰退而且美國的地位從中受到影響,即使它仍然在全球享有相當程度的領導地位,這會影響中國人自己以及外部世界對中國的看法。這可能是中國最大的危險。它可能會助長國外有關中國威脅的論調,它也可能會滋生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和狂妄自大情緒二者危險的結合,而這會使中國成為一個更難對付的國家。”

  

芮效儉大使說,這種民族主義將給中國領導人造成挑戰,尤其是在中國政治體制逐步放開的情況下,中國領導人將更容易受到民眾壓力的影響。(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