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節能環保 台灣紡織新契機

【大紀元12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宜儒/專題報導

甫結束的二○○八紡織科技國際論壇暨研發成果展(TIFE ),呼應當今全球對於環境及生態關懷的議題,展出了多項以環保為基礎的新紡織技術。紡織所董事長汪雅康表示,如何研發節能環保科技,生產符合自然生態的高價值紡織品,將是提升我國紡織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汪雅康表示,資源回收的觀念早已深入民眾心中,利用六到二十個回收的寶特瓶,就可做出一件衣服,可節省八十四%的能源消耗。台灣紡織產業正朝科技化、環保化、高值化邁進,並以綠色設計、綠色產品強化競爭能力。

今年TIFE的靜態展覽,主要分為三區,包括「新生活區」,展出生物纖維面膜、不織布垂直花園綠建材、太陽能行動能源系統;「環境永續區」展出淤泥過濾實體測試;另外「驗證標章區」則展出有機棉驗證及環保紡織品等多項驗證。

當然除了技術研發之外,如何導入商品化也是重點。同樣是在去年TIFE展出,由紡織所研發的「織物電容」,是針對如何儲存太陽能所轉化出來的電能,經過與廠商合作之後,最快在明年上半年就會正式上市。

紡織所表示,織物電容具有穩壓特性,可以直接將太陽能板所轉化的電能立即供應給手機或是MP3充電使用。另外紡織所現在正在研發後端的電池裝置,來充分保留白天所轉化出來的電能,這樣就算是晚上,使用者也能夠有電可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