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灣慶元宵四大民俗活動元宵節進入高潮

【大紀元2月18日報導】2008 台灣慶元宵專題二(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十八日電)列入「台灣慶元宵」系列活動的七項「台灣之最」的活動中,除了三大燈會,其餘四項皆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節慶,平溪天燈、苗栗 (火旁)龍、鹽水蜂炮和台東炸寒單,都將在元宵節進入活動最高潮。

觀光局長賴瑟珍說,台北平溪天燈節的天燈數目龐大,冉冉昇起的壯觀景象,為「天燈祈福」活動之最。

以前,台北縣平溪鄉地處偏遠山區,早年入山開拓者常遭殺害搶劫,為便於通信,以放天燈互報平安。流傳至今,平溪放天燈不再具有互通信息功能,演變成元宵夜的觀光活動,成為遊人許願祈福的象徵。

「2008台北縣平溪國際天燈節」從上週開始暖身,元宵節 (二十一日)晚上六時至九時在十分天燈廣場,預料將聚集龐大懷舊與追求浪漫的遊客。

因推動「2008-2009旅行台灣年」計畫,今年首度納入「台灣慶元宵」的苗栗 (火旁)龍從「祥龍點睛」儀式、九宮格龍隊舞龍謝神、到「化龍返天」止,一切循客家古禮而行,為「客家傳統元宵慶祝活動」之最。

(火旁)龍就是炸龍,早年農業社會為祈求來年豐收,發展出結合地方廟會慶祝活動的地方民俗。鄉民認為,龍愈 (火旁)愈旺,迎龍時燃放鞭炮,有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一方面慶賀助興,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

「2008苗栗元宵節系列活動」的「 (火旁)龍」已於十五日為祥龍點睛,二十日和二十一日兩天晚上有熱鬧民俗踩街,元宵節 (二十一日)晚上是重頭戲,七時至十時為 (火旁)龍之夜,將在苗栗市經國路河濱公園炸 (火旁)龍,直到二十三日化龍返天,才結束活動。

台南鹽水蜂炮,數以萬計的沖天炮炮火竄飛,為「最刺激」的元宵活動。

四射的蜂炮於元宵節前一夜點燃,元宵夜最熱鬧。由一頂頂全副武裝的神轎與轎夫從武廟出發揭開序幕,一直到隔日清晨五至六時,整個鹽水市街所見所聞皆是蜂炮。這些蜂炮中以酬神的炮城最為壯觀,炮城的規模不一,但總有數萬枚沖天炮製成,每當神轎來到炮城前,主人拉開紅布點燃蜂炮頃刻萬發齊放,五彩火花絢麗奪目,是蜂炮夜中最刺激、迷人的時刻。

配合台灣燈會在台南縣舉辦,鹽水蜂炮今年準備一座與燈會主燈相同主題的「禮鼠獻瑞」大型炮城,預計元宵節晚上十時點燃。

元宵到台南縣最好安排二至三天旅遊,因為不只晚上可看花燈,體驗蜂炮,二月二十四日前在蕭 (土龍)文化園區有「2008第三屆世界糖果文化節」,今年卡通明星為湯瑪士小火車,還可到七股欣賞來台過冬的黑面琵鷺,遊潟湖,進行生態之旅。

同樣是「炮火」四射的台東炸寒單是以炮炸肉身,則是「最搏命演出」的元宵活動。

台東炮轟寒單爺習俗的民俗歷史背景已不可考,只知道清代全台都有炸寒單活動,目前剩下台東還保留這項傳統。關於寒單爺的傳說,較一致的說法寒單爺為道教宮觀中的財神,即商朝武官趙公明,據說他怕冷,丟鞭炮是為他驅寒,信眾相信鞭炮炸得越旺,那一年財運也越旺。

炮炸寒單時,由四名轎夫抬著神轎,一至二人輪流扮寒單爺,打赤膊裸身,只穿一條紅色短褲,頭上裹紅布巾,手拿榕樹枝葉保護眼睛。

炮轟寒單從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每天晚上一場,分別在台東市南京路廣場、天后宮和海濱公園等地舉辦,詳細時間與場地可到台東縣政府網站查詢。

遊客應注意的是,無論是參加鹽水蜂炮或台東炸寒單活動,遊客都要做好保護措施,最好全身穿棉質長袖、長褲或較厚重衣物,還要戴口罩、耳塞、安全帽等防護用具,以免遭火傷。

上述元宵活動主辦單位大多在網站上提供建議行程,在M型社會,旅遊消費也很M型,當天來回的一日遊可省下住宿費,停留一至二晚則可享受慢遊樂趣;至於要住大飯店還是有人情味的民宿,豐儉由你,都不影響旅遊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