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紫砂名壺 黃正雄珍藏史博展出

【大紀元2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白亞仕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推廣茗壺藝術,促進兩岸對紫砂壺文物的收藏與研究交流,特別邀請國內知名的紫砂壺藏家黃正雄先生,從兩千多只的紫砂珍品中嚴格挑出一百三十餘件精品展出。

適逢過年迎新納福,「壺」與「福」同音,史博館2月1日起至3月23日止,在2樓的精品長廊展出,真蹟名壺祝願觀眾壺氣連連、年年福氣,現場還陳列當代二十世紀紫砂藝術傳承的珍藏照片與文字資料,對宜興紫砂的歷史與發展一覽無餘。

黃正雄說,茶壺是我的第二生命,在七十人生中,玩壺賞壺就超過四十載,年輕的我是基層公務人員,收入有限,只能省吃儉用,慢慢累積,所以收集茶壺占去我很多的青春歲月……茶壺終使我體會並享受到人生真正的意義與樂趣。

台灣紫砂器收藏界有句「北王度,南正雄」的形容詞,前者指王度,後者則是黃正雄,他們的收藏無論質與量都是傲視全台,王度廣博,正雄深耕。黃正雄悠長綿密的收藏風格,至今四十餘載仍不絶如縷,堅持「不忮不求」原則,秉著「量力而為、隨緣且喜」的處世態度。

民國78年,黃正雄時任立法委員,他有感於紫砂壺造型多采多姿與背後的文化內涵,國人品茶雅風熾盛,喜愛宜陶者日眾,於是建議郵政總局發行4枚一套的「茶壺郵票」,其中包括黃正雄鍾愛的「曼生十八式黃泥壺」,為國內壺友與郵迷留下了一段深刻的回憶。

清朝康熙年間獅鼓壺為此次展品之一,寬23公分、高16分,識款:世珍。此壺的獅鈕以細白泥模塑而成,線條甚為講究。壺身上陰刻8字楷書「世外交,閑中伴世珍」,世外交指與僧道間超脫世俗的交往,閑中伴語意雙關,既指茶侶又切茶事。(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