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核研所稻稈變能源 纖維酒精技術待精進

【大紀元2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桃園縣七日電)國際油價飆漲,各國無不積極研發替代能源。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表示,目前已完成10公斤級纖維酒精系統建置,計畫2009年底建置完成 1座可每天進料 1噸的測試廠,若依現有技術程度估算,每天約可生產純度 99.5%的纖維酒精 200公升。

核研所強調,目前該項技術尚未成熟,生產成本不具市場競爭力,距商業化目標仍有相當落差。

儘管如此,核研所代理所長葉陶然指出,相較全球生質酒精主要生產國巴西、美國,分別以甘蔗、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要原料,核研所用農業廢棄物稻稈為原料的研發方向,絕對值得繼續投入。

核研所纖維轉化酒精技術研發與應用專案計畫主持人王嘉寶指出,稻稈纖維主要組成成分包括半纖維素、纖維素和木質素;其中半纖維素、纖維素分別可提煉出木糖、葡萄糖,經純化過程,皆可製成純度 99.5%的纖維酒精。

他表示,巴西用甘蔗、美國用玉米為原料,分別從蔗糖和澱粉中提煉酒精,技術上雖已成熟,但常面臨不經濟、不環保,以及爭奪糧食的質疑。

他說,美國現已另行開發用玉米稈纖維提煉生質酒精的技術,以每天進料2000噸計算,生產 1公升纖維酒精的成本約合新台幣21.5元。

他表示,核研所的纖維酒精技術因仍在研發過程中,尚未精確計算單位成本;但就算以美國的每公升21.5元生產成本來看,仍不具市場競爭力。

他認為,若技術上能突破,將每公升成本降至新台幣10元左右,該技術就可全面推廣。

由於核研所的纖維酒精策略,係以農業廢棄物稻稈為原料,若生產成本能夠壓低,則其他成本僅剩運輸和原料搜集,核研所強調,該研發工作值得繼續投入。

根據核研所規劃,在2007年完成10公斤級纖維酒精系統建置後,若經費問題獲解決,預計2009年底可完成1 座每天進料 1噸測試廠建置,日產純度 99.5%纖維酒精 200公升。王嘉寶說,包括軟硬體設備,建廠約需經費新台幣 4.5億元。

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原油占台灣進口總值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 5.79%,2006年、2007年(前11個月)分別增至11.59%、10.94%;原油占 GDP比重則由 2.53%分別增至 6.44%、 6.15%(2007年前 9個月)。

同期間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平均油價由每桶27.6美元,分別上漲至61.1美元、69.1美元。台灣因能源高度仰賴進口,在面臨高油價危機之際,替代能源研發更具急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