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管會:美次貸對台灣金融業影響有限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十八日電)美國次級房貸衝擊越燒越烈,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本週再度閃電降貼現率一碼,似乎顯示全球信貸危機有增無減,不過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美次貸對台灣整體金融業影響有限,後續擴散效應仍有待觀察。

美國次級房貸比市場預期更加嚴重,Fed不僅閃電降息,使重貼現率從3.5%降至3.25%,更宣布透過摩根大通銀行融資美國第二大房貸債券保險業者貝爾斯登(Bear Stearns),上週凱雷(Carlyle)集團因次貸波及,旗下基金面臨清算,去年下半年引爆的次貸信貸危機恐更加嚴重。重貼現率即銀行等金融機構向FED借錢的利率。

金管會表示,美國次貸對台灣金融業初估總損失達新台幣近250億元,但影響有限,其中對銀行的預估損失近200億元,占本國銀資產0.089%,對保險業造成的預估總損失達50億元,占本國保險業資產的0.059%。

金管會表示,銀行、保險業者投資有價證券都有規範,例如銀行投資無信用評等、或未達金管會認可一定信用評等的短期債券,不得超過一定比例。

根據金管會日前統計,截至今年一月底止,本國銀行與保險公司持有與美國次貸商品相關的投資部位,共達750億元,持有SIV(結構型投資商品)總餘額達212億元,將持續觀察後續擴散效應。

金管會表示,國內證券商、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及期貨業,目前都未持有美國次貸商品或SIV等投資。

金管會表示,已督促金融業者加強風險控管機制,引用信評機構的信用評等,業者本身也應嚴審該商品的架構內容、及市場流動性,要求業者投資需更謹慎。

金管會表示,去年下半年美國次貸風暴引爆後,我國金融服務業第三、第四季仍有成長,全年成長率達7.9%,去年出口年增率也達11.1%,顯示經濟基本面良好,認為次貸風波穩定後,台灣股市也能回歸基本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