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推遲官方管道 中共拉抬黨對黨對話地位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特稿

準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決定取消5月25日的北京之行,對照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獲中國領導人胡錦濤邀請,國民黨現任主席吳伯雄6月將前往中國,接續國共平台棒子,中國抬高黨對黨對話地位、壓低兩岸官方正式對話的意圖十分明顯,即使是馬英九擔任總統後,中方的策略亦是如此。

中國從來不視台灣為對等的政治實體,在中南海的字典裡,找不到台灣為主權國家的字眼,中方之所以與台灣展開政治對話,牽制台灣內部台獨勢力的意圖,大於兩岸和平對等往來。

中方向來小心翼翼看待台灣具有官方職務人士的往來,因為只要稍一不慎,就會在國際上出現兩岸官方談判的印象,而「官方」二字,又與政府、主權、國家有難以分割的連結,也因此,除非必要,中方絕不會容許台灣某種層級以上的行政官員,或是擁有公權力身分的高層人士,在未經中方同意之下就到中國訪問,即使是同意前往,也會在名稱、職銜與身分上大作文章。

胡錦濤在博鰲論壇場合,以總書記自稱,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與連戰的會晤也是以總書記自稱,這些作為都是企圖塑造兩岸可由黨對黨對話平台解決爭議的假象;但若是場合轉為兩岸兩會的正式談判管道,微笑臉龐就轉變為銳利的眼神,一分一毫都不容放水。

江丙坤以國民黨副主席身分前往中國各地向台商謝票,中方給予適度的禮遇,但在五二○後,江成為政府唯一授權代表兩岸協商的海基會董事長,身分已然不同,未來也無法自由進出中國,更非江單方面想去就去,關鍵就卡在海基會正是台灣官方授權單位。

馬英九給予海基會談判的壓力,要在7月兌現觀光客、週末包機直航的政治支票,當台灣的支票開出時,也代表台灣自己亮出政治談判底牌,這對海基會及複委託協商單位而言,將是莫大壓力;一方好整以暇,一方卻是焦急期待,中方再施以黨對黨平台下達指導棋,若是無法謹慎以對,馬政府很可能贏得面子,卻失去裡子。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