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民進黨主席之爭 三足鼎立變兩強競逐

【大紀元5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民進黨主席選舉,由三足鼎立轉為兩強競爭局面,黨員投票最後由誰勝出?對於民進黨人來說固然重要,但看在更廣大的社會大眾眼中,如何在競選過程展現理想、堅持與風度,更為關鍵,民進黨立委與總統兩次初選時令人厭惡的沾黏標籤、分化排他手段,若欲再行複製重演,則民進黨可以就此關門大吉,不必再歹戲拖棚了。

辜寬敏與蔡英文,一為謙謙君子,一為專業女性,各代表不同世代的思維與形貌,他們有反對黨不能消滅的一致信念,也有手段與方法上的相異選擇,兩人的投入參選,剛好可以提供一個櫥窗與平台,讓大家思考與辯論,究竟民進黨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可喜的是,迄今辜蔡二位當事人都未採取惡意攻訐對手的負面選舉模式,這或許是,他們過去都與民進黨傳統體系淵源不深,並未感染惡風陋習;不過,若干舊有勢力在個別進行推擁與支持時,某些早被選票唾棄的劣質操作似乎蠢蠢然動,意圖死灰復燃之勢,實在讓人倒盡胃口,也淹沒了改革與反省的誠意。

其中,把辜蔡的競賽,扭曲為「新系」與「反新系」的戰爭,最為「經典」,這與立委初選時刻意把同志打為「十一寇」,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與總統初選時,丟出「蘇新同盟」的帽子,如出一轍,此等奧步,換來連番大敗,全黨幾近泡沫覆亡。

其實,誰才有能力領導下野的民進黨?看辜蔡兩人如何身體力行並約束所屬實踐他們的政治品質與格調,就是最佳的檢驗,民進黨經過浴火後還有沒有機會把餅做大?正是辜與蔡必須給五四四萬選民的答案。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