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吳稼祥:給政府塌了,學校沒塌的地方官授勳

【大紀元5月21日訊】5月19日下午14時28分,我在威海和我的同事們起立垂首默哀,眼瞼擊退了淚浪,但心扉關不住悲傷。7天來,我一直不敢想一個問題:在汶川地震波及的所有災區,到底有多少座政府辦公樓倒塌,又有多少所中小學校舍倒塌?在遇難者裡,多少是公職人員,多少是中小學學生和老師?比例是多少?這個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出當地政府的人民成色。

在四川災區,肯定有一所學校沒倒塌,或者說沒有全部倒塌,100多個學生活了下來,70多個學生被老師們連夜帶出災區,而當時,老師們自己的親友還生死未卜。我覺得,應該給這些老師和當地政府官員授勳,那所沒有倒塌或沒有完全倒塌的學校,是他們的一座紀念碑。

把孩子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把孩子讀書的地方看得比官邸重要,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正是這個傳統使得我們民族歷盡磨難而存之久遠,險遭毀滅仍繁衍興盛。即使歷史上名聲比較差的近現代軍閥,也不是個個都是吃孩子的狼外婆,有的甚至還像母雞一樣把學生當小雞護著。

四川的軍閥母雞劉文輝在上世紀30年代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當年有個叫孫明經的攝影家到四川考察,發現許多地方的學校校舍很漂亮,一些縣政府的辦公室反而破破爛爛。他有點好奇,問一個縣長:「為什麼縣政府的房子還不如學校?」縣長回答說:「劉主席說了,如果縣政府的房子比學校好,縣長就地正法!」如果這位軍閥今天還執政四川,不知道這場地震後有多少縣長保不住自己的腦殼子。

山東也曾經出了個有點夫子氣的軍閥。上世紀80年代初,我到山東調查,發現青島人還在懷念當年韓復蕖的部下盛鴻烈,他做青島市長時,興建的最好建築都是鄉村小學,此外就是大體育場,和海中棧橋。

如果說我們能從一筐軍閥爛桃子裡挑出幾顆仙桃的話,我們也能從一筐人民政府的好雞蛋裡揀出幾隻臭雞蛋。在臭雞蛋散發臭氣的地方,建小學靠募集善款(這樣的學校,對孩子們而言是「希望小學」,對納稅人而言可是「失望小學」);建政府官邸靠殺雞取卵。

並非富裕地區的鄭州市惠濟區政府被稱為「小中南海」,「世界第一區政府」,佔地500畝,超過美國白宮的109畝。

盡出怪事的安徽阜陽市,其中一怪是兩種「大頭症」:一種是嬰兒「大頭症」,因為嬰兒吃了不含蛋白質的劣質奶粉;另一種是政府「大頭症」,因為政府吃多了本來屬於百姓的養分。該市穎泉區趕走小學,花掉1/3的區財政,仿照美國白宮樣式建區政府辦公大樓,村民開玩笑說,「要不是掛著紅旗,真不知道是在美國還是中國」。而孩子們呢,在不能蔽風的破爛教室裡挨凍。這樣的學校,不要說8級地震,3級地震就會變成孩子們的墳墓。

建議獲得汶川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後,乘勝檢查全國所有中小學校舍,凡不能抵抗8級地震的校舍應統統推倒重建,還建議把惠濟的「小中南海」和穎泉的「小白宮」讓給當地最困難的小學,不如此不足以向汶川地震中死難的孩子們謝罪。

2008年5月20日

轉自《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