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雅樂

民族樂器──古箏

【大紀元5月28日訊】古箏這個中國樂器向來很受到大眾的青睞,學習的人始終很多。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個龐然大物的樂器,發現演奏者輕輕的這麼一撥就能發出美麗的音階來,便也興致勃勃的想去撥弄看看。因為古箏的樂音典雅,常將人帶入如詩如畫的美妙情境中。它是可以同時被演奏出主旋律和和聲伴奏的樂器,也是表現力極為豐富的樂器。

以木料製成的一種長方形的古箏,在樂器上有弦與弦孔,還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雁柱,稱為雁柱是因為它們的排列很像一字大雁飛行。雁柱左右移動時,可以改變音的高低。

現在箏的弦數為21弦。可是相傳古時候瑟就有25弦了,有一次秦朝婉無義的兩個女兒都想要這個樂器,爭吵的同時將瑟弄破成一半,後來十三條弦的一半給了姐姐,十二條弦的一半分給了妹妹,當時就把這個分裂後的樂器叫做「箏」。

以前的古箏弦為絲弦,現在則為鋼絲尼龍弦,以金屬弦為內質外加尼龍絲纏繞而成。使它既有金屬弦的清脆、明亮特點,也不失絲弦委婉質樸的聲韻。雖然這樣,現代的古箏曲依然沒有以前古曲那樣注重「韻」的傳達,比較著重在技法的展現。箏的彈奏方式為右手彈弦、左手按弦。左手按弦的方式主要有輕巧快速的按動琴弦、慢速的按,以及上下按放數次或一次等,它們形成了箏曲「以韻補聲」的旋律特點。



沖繩縣立博物館「琉球人座楽并躍之図」中的《御座樂》提箏(軋箏)為拉弦樂器,如同西洋樂器小提琴的演奏方式



日本《雅樂》箏是放在地上,演奏者席地而坐



http://www.youmaker.com/

《水晶》廖泰群創作、演奏

曲意:純淨、透明、無暇是我渴望追求的基本準則,在那之中透露出來的微暗曙光,希冀藉由它可獲得一絲絲的慰藉,逐漸昇華……。

現在有人也運用其他樂器的演奏技法在古箏上,例如豎琴的撥弦風格。古箏家廖進三就表示:「指序指法是受到西洋音樂的思維觀念所產生的,是放棄以大指為中心的彈奏模式,四個手指在指法的意義上均同等重要,它們各自獨立互相配合。最終應該以兩手的十個手指為演奏組合可能性為極限,而這也是西洋鋼琴或豎琴指法模式的基礎」。

加了豎琴演奏技法的古箏音樂,聽起來讓人覺得有朦朧美、很夢幻也更有浪漫的氛圍,將古箏帶入另一個不同的華彩旋律世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