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玩耍!

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玩耍,在自然中玩耍!

到目前為止,在台灣或許有些人曾經聽過「長襪皮皮」這個調皮且力大無窮的小女生,但是很可惜的,卻很少人知道林格倫這位影響了瑞典好幾個世代的國寶級作家,甚至整個歐洲到全世界,超過六十年來,她的創作不但鼓舞了無數個孩子,也改變了大人對待孩子的態度。去年是她誕辰百周年紀念,《天下雜誌》總算正式引介她的著作到台灣,也讓我們得以瞭解林格倫傳奇的一生。

其實以一般的角度來看,她的成長歷程並不順遂,她誕生於二次大戰之前,童年期正是瑞典最悽慘的時候,有數百萬個民眾因為飢荒而逃離家園,同時,在那個保守的年代裡,林格倫19歲因為未婚懷孕,不見容於當時社會,只好一個人離鄉背井,到丹麥工作,辛苦的養活自己與孩子。

林格倫之所以能渡過這麼不幸的人生困境而存活下來,完全是因為她有一段非常快樂的在大自然玩耍的童年時光,她說:「我的童年記憶裡處處是花,在大自然懷抱下,毫無拘束,盡情放縱的玩!」她甚至還說:「我們那時候這樣玩,沒把我們自己給玩死,還真是稀奇啊!」從她的傳記與八、九十本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瞭解,快樂的童年是她一生傳奇與生命力的泉源,而「大自然」就是她的童年之母,甚至我們可以說,一直到她2002年以94歲高齡過世前,都能以無比的熱情不斷地努力與奉獻,不但是瑞典社會正義的代表形象,同時她終其一生又能維持非常樸實簡單的物質生活,這一切,誠如她自己說的,是因為童年時在大自然玩耍的經驗與影響。

也因為林格倫的關係,在瑞典、甚至全歐洲的父母都知道孩子需要玩,要玩才能聰明,父母一早給孩子穿上衣服,就是準備讓他們玩髒的,「孩子永遠都需要玩!」也成為瑞典人教養孩子最重要的信念。

反觀台灣的現況,對於孩子的成長,我們往往不只欠缺觀念,也欠缺條件,我們的生存空間太小,人太多,每個人又太忙。尤其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競爭的產業快速變化,大家對末來充滿了不確定感,當父母的也愈來愈焦慮,害怕孩子未來競爭比不過別人,從小就逼著孩子補習,在繁重的功課與喘不過氣的壓力之下,屬於孩子應有的好奇與熱情也一天天消逝,眼睛裡的光芒也一天天黯淡下去。

其實每個家長內心都明白,因為未來世界的變動性很高,現在所學的任何知識或技術本身,很快就會被淘汰,因此,若我們現在只逼著孩子去背誦學習課程的內容,恐怕是不夠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搞錯方向了!反而是孩子能否對世界存有好奇探索的精神,也就是能主動學習,以及有自制力與抗壓力,也就是挫折容忍度,再加上對周遭世界的關懷,且樂於幫助別人,這些古老的德性反而是未來高度競爭下決勝的關鍵。

大自然不但是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的泉源,也是最好的疏壓管道,而且大自然生動且豐富的生命,正如同愛因斯坦所說的:「人類所能經驗最美最深的感情,是神秘的感覺,它是所有科學的起源,無法認識這種感覺的人,不再肅然而立,讚歎宇宙奇妙之工,這種人活著跟死了沒有什麼兩樣。」的確,當我們的孩子失去了星空,失去了對浩瀚天體的無窮無盡有所體驗,也失去了晚上到森林裡傾聽與觀察各種生物的機會,那種遇見生命的感動心情,想像力、創造力的萌發,也會逐漸在成長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喪失掉!

很高興《天下雜誌》引進林格倫的繪本與著作,也希望家長們能從這一本林格倫的傳記中有所體會並化為行動,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在大自然玩耍的童年!

轉載自中時部落格◇(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