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三十年來 倫敦首位保守黨市長

【大紀元6月1日訊】英國倫敦市政選舉委員會五月三日宣佈,英保守黨下議院議員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五月一日舉行的英格蘭地方市政選舉中,擊敗工黨的現任市長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當選倫敦市下任市長。這是倫敦三十年來,首位保守黨人出任市長。工黨這次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等地的地方選舉中大幅失利,又丟掉了倫敦,可以說是經歷了四十年來最大的選舉失敗。

根據選舉結果,約翰遜以超過116 萬票擊敗執掌倫敦市政八年的工黨現任市長利文斯通。 利文斯通得票超過102 萬,自由民主黨參選人派迪克得票排名第三,綠黨參選人貝裡屈居第四。

戰前相爭 選後惺惺相惜

倫敦市長主管英國首都及八百萬居民的事務。倫敦在二零零零年首度舉行市長選舉,工黨候選人利文斯通順利當選,並在二零零四年成功連任。今次選輸給保守黨議員約翰遜,利文斯通執掌倫敦八年的歷史宣告結束。在選舉結果揭曉之後,約翰遜很有風度地讚揚了利文斯通任上的業績。他說:「您任職期間對市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您讓倫敦市長的職位名滿全國,倫敦在二零零五年七月七日遭受恐怖襲擊的時候,您成為首都的代言人。」

約翰遜還說,他期盼能繼承利文斯通對倫敦的「透明的愛護」,並將盡力贏得市民信任。他說:「我們有新的團隊,準備好進駐市政廳。」「哪裏有錯誤,我們會糾正過來;哪裏有成就,我們會在這基礎上繼續建設;哪裏有被遺忘的機會,我們會抓住它們。」約翰遜承諾注重改善治安、交通、綠化空間、人人可以負擔的住房,並為納稅人帶來物超所值的服務。

儘管利文斯通和約翰遜兩人之間的選戰曠日持久、而且經常互相攻擊,即將卸任的市長仍然衷心祝願他的繼任者能夠如願以償。利文斯通說:「鮑里斯,今後幾年將是你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出任這座最令人讚歎城市的市長,無比榮耀。我保證會盡我所能,有求必應,幫助新市長做好工作。」

新市長上任 致力改善民生

鮑里斯在週日午夜正式接任倫敦市長,不過,五月三日在市政府簽署任職書之後,鮑里斯就迫不及待的宣佈了自己的首要計劃,嚴厲打擊公共交通系統裏的少年犯罪。鮑里斯認為遏制少年犯罪是重中之重,首先要保障倫敦公共交通系統的平安。

他還表示,為了保護納稅人的利益,努力提高倫敦市民的生活水準,他將會毫不遲疑的展開一系列的改革計劃,包括從新評估大倫敦和西部倫敦的進城費,興建五萬住宅,增加水上交通以緩解陸地交通壓力等。最後他說,他的工作還包括「團結各個民族、種族的市民,公平對待各個團體。」

執政黨工黨受挫 四十年來慘敗

布朗自去年六月從布萊爾手中接任首相後,就一直流年不利,信貸危機、房市低迷、物價飆升及選舉失利等事件接連發生,讓布朗政府焦頭爛額。

五月一日,英國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舉行地方市政議會選舉,產生了159 個地方市政議會約八千個市政議員及新一任倫敦市長。但執政的工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遭遇了四十年來最慘重的失敗,僅在十八個地方市政議會的選舉中贏得勝利,丟失了九個市政議會的控制權。工黨此次共得到2,368 個地方市政議會議席,比上屆減少331個。而保守黨共得到3,154 個地方市政議會議席,比上屆增加了256 席。從支持率看,工黨僅佔24%,甚至低於自民黨的25%,而保守黨卻高達44%。

利文斯通在這次選舉中的失利,使布朗首相的領導層受到挫折。很多評論人士都說,對布朗首相來說,這等於是敲響了失敗的喪鐘。也有評論認為,全國大選再過兩年才會舉行,儘管這次地方選舉的結果表明選民普遍對工黨持不同意見,布朗首相在這期間還有時間來扭轉人們的看法。

不過,布朗本人公開表示對五月一日地方選舉的結果甚為「失望」,認為英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壓力成為工黨的軟肋。保守黨領袖卡梅倫則認為投票結果是民眾對保守黨重拾信心的體現,也是保守黨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

倫敦新市長

鮑里斯‧約翰遜

▔▔▔▔▔▔▔

  剛當選的英國首都倫敦的新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出生於紐約,今年僅四十三歲。不久前還是美國公民,剛加入英國籍。

  約翰遜的父親是保守黨政治家,他的童年是在家庭農場的田園風光中度過。七十年代早期,他的父親成了首批歐共體專員,負責污染控制,因此舉家遷往布魯塞爾,在布魯塞爾接受了早期教育。

  約翰遜後來回到英國,獲得了著名的伊頓公學獎學金,不僅成了兩位英國王子的學長,他的校長也曾是前首相布萊爾的舍監。一九八三年,約翰遜進入牛津大學學習古典文化。

  而約翰遜在《泰晤士報》作記者時,因為編造了一段引語,被該報主編、也是他的教父辭退。不過,約翰遜又幸運地被《每日電訊報》相中,成為該報的重要寫手,並派駐布魯塞爾,一直做到助理主編和首席政治專欄作家。

  這時,他和童年在布魯塞爾的朋友、已經成為大律師的瑪麗娜. 惠勒再結連理,一九九三年後一連生了四個孩子。 與此同時,約翰遜的新聞生涯也蒸蒸日上,而且開始成功涉足電視。涉獵範疇從汽車專欄到小說乃至電視記錄片無所不包,他的專欄選集也成了暢銷書。

  二零零一年,約翰遜在牛津郡亨利選區勝出。但他在雜誌上發表的尖酸刻薄文章,特別是挖苦利物浦人的評論得罪了議會中的同僚。當時保守黨的文化事務發言人不得不向利物浦全體居民道歉;零六年他又因關於巴布亞新幾內亞「食人」的言論而向該全體國民道歉。因此以至於他動輒放炮、隨後道歉,和他那一頭蓬亂的金髮、以及騎著自行車穿行倫敦的形象,一起成為他的「商標」。

  當選為倫敦市長後,約翰遜是否會嚴肅起來,英國廣播公司引述約翰遜的報導說:「新鮑里斯和舊鮑里斯沒有區別,兩者不可分離、長期並存、共為一體。」

  未來四年在約翰遜市長的管理下,倫敦肯定不會讓人厭倦。

本文轉自第69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

http://mag.epochtimes.com/071/4740.htm(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