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華人看《慾望城市》

【大紀元6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飛編譯報導)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著名影集《慾望城市》未曾在中國上映,卻廣受中國大學生與年輕專業族群的喜愛,這得歸功於中國盜版猖獗與網路版盛行。這些年輕觀眾透過影集學習英文,並藉以瞭解紐約的生活。

《慾望城市》劇情描繪4位單身獨立的職業摩登女性的感情與生活,也反映了她們內心對羅曼蒂克愛情的渴望。

很多在華爾街上班的華人專業人士,都一致認為HBO頻道的節目就是紐約與其生活型態的縮影。很多華人朋友表示,在他們還沒來紐約之前,對她的印象就是高級餐館林立、流行女裝與名牌鞋(Manolo Blahniks)代表、私生活開放、工作量少,並且盡情享受30歲後單身的自由。

以下是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針對紐約華人所對慾劇的採訪報導。

投資銀行員、女性、24歲

因為《慾望城市》的節目名稱,讓我剛開始一直不願意觀賞,直到一年前才正式接觸。一年了每當我走在華爾街街頭,總會有節目內容對紐約市描述真實性的認同。在這個城市,你可以遇到許多來來去去有趣的人們,友誼和人際關係維繫並不容易。以我自己為例,就因為工作繁忙,所以沒有多彩多姿的社交生活。過去幾年來,我曾經與一些男士交往過,但有些分手的原因都只因我過長的工時。

在中國,一位女性同時與多位男士交往是無法被接受的。我不是追求名牌的使用者,並不是因為我買不起,而是不熱衷於此。但我認識的許多華人女性,她們同時與多位男士交往,並追逐名牌。

我希望在27歲以前結婚,在中國假如一個女孩子年紀超過30歲還沒結婚,那她的價值會愈來愈低,且其他的人也會覺得妳很奇怪。假如我30幾歲了還未婚,那我寧可死並回中國。

商人、男性、28歲

實際上,我對《慾望城市》影集一點都不感到興趣,因為有些節目內容令人做噁。對我而言,紐約市更像《六人行》(Friends)劇中的描述,《六人行》劇的主角比《慾望城市》的主角收入更符合現狀,而他們的生活型態也比較健康,更接近我自己和朋友的生活寫實。就像劇中的主角,我和朋友們也常上館子、去旅遊、一起玩撲克牌。

我相信該劇是白人主流社會的寫照,做為一位非美國出生的華裔,我必須十分努力工作以確保職業,所以我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再去發展人際關係。看慾劇只徒增難過,並覺得與美國主流社會疏離。我的很多華人朋友都和我一樣,以我們的收入,過好日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那不是一蹴可幾,是我們多年辛苦的努力,所以,我們並不會過度浪費。

除此之外,我發現我的同事,尤其是那些年紀較大的,其實他們都過著十分保守的生活,十分重視家庭、工作勤奮,並且過著拘謹、具清教徒的精神,這也是我喜歡美國的原因之一。

公關經理人、女性、25歲

當我就讀大學時,看《慾望城市》的部份原因是為了學習英文。我特別喜歡流行,但到了紐約之後,才驚覺並沒有人穿著打扮的像劇中主角。

我喜歡劇中詮釋人際關係的方式,對一位獨立自主的女性而言,要找到一位心儀的男士並不容易。但是,單身女性在美國並不會遭遇太大的壓力,因為這兒有很多未婚的男女。在中國,情況就相當不同了。

劇中並未呈現主角們在紐約生活時所面臨的困難。以我個人而言,每日工作時間都很長,但我卻不在乎,因為我在學習、我努力工作,但我卻未選擇享受奢華的生活方式。

企業財務經理人、男性、24歲

過去,我從不認為劇中主角的生活方式會展現在現實生活中。但是,當我開始在華爾街上班後,聽到很多致富的故事,甚至年薪達上千萬也時有所聞。我想他們應該就是過這種奢侈生活的人吧!

劇情並沒有交代這些主角如何達到事業有成,但我猜想她們在我的年紀應該就努力工作了。現在我的優先考量就是,如何讓自己在紐約市生存並有所成就,人際關係的建立則排在後面。

我自已、專欄作家、37歲

2000年我在曼谷第一次接觸到《慾望城市》這個節目,當時我覺得很自在。那時我面臨職業與生活的抉擇,從劇中我得到了啟示:我應該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而非過大家期望我過的生活。

我很喜歡紐約,在這5年裡,我很努力工作、當然也犯了一些錯誤,也曾度過一些不眠的夜。但我的確遇過很多很棒的人,交了很多好朋友,有一份我喜愛的工作,並且對我自己感到相當滿意。

我買不起Manolo Blahniks的鞋,但我的小窩,卻有很多人曾經造訪。我並不覺得超過35歲的女性一定要安定下來、結婚或有小孩,或對我造成任何壓力。我也不會為享受自己的生活而感到有罪惡感。我為自己的決定為榮,就好像劇中的主角一樣,而我相信我的父母也會以我為榮。(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