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外媒:一胎化政策削弱了中國經濟

【大紀元6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佳昊編譯報導)近日,人口研究學會主席史蒂文在華盛頓特區的一個演講表示,中國政府為執行”一胎化”政策可能需付出數十億元的代價。

據CNS報導,中國為了控制人口的成長,實施的“一胎化”政策已經導致中國人性別比例失衡,色情行業氾濫,並且嚴重侵犯人權,不但製造了很嚴重的社會問題,而實際上它已經讓自己本身變窮了。

”一胎化”政策,在1979 年開始在中國實施,中共官員利用罰款,減免工作獎金、強迫的結紮和墮胎等方法,限制大部分中國夫婦只能生育一個孩子。中國政府宣稱自”一胎化”政策實施以來,已減少了大約三億個小孩出生,這三億個小孩是使用墮胎、被迫結紮、節育及殺死新生兒等方式達到的,那也就是,如果不實施這個政策,今天會有另外三億個中國人活著。在北京的中國官員說,這個政策非常成功,如果不實施這個政策,中國的人口會比現在更多,且更貧窮。

事實上,”一胎化”政策實施三十年來,却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中國的文化中一直存在著,所以”一胎化”政策導致高比率墮胎和初生女嬰被殺害,這意味著如果”一胎化”實施後減少了10%女嬰的出生,就有二千六百萬年輕的中國男人找不到他們的新娘。更嚴重的後果是色情業的氾濫,人口販子將眼睛盯在女孩子身上,女性被為當成了一種商品在販賣。

而從經濟的觀點看,”一胎化”政策在中國各地已經造成勞動不足的問題了,近年來一些依賴鄉下的勞動力的城市工作找不到工人,因為沒有足夠的人要工作,現在勞動不足的問題也已經開始在沿海地區出現。一開始中國以為太多的人口會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障礙,但從過去的十年來看,似乎和當初的想法是背道而馳的。

如果注意下中國的經濟發展,仔細分析後會發現,每一個中國人出生後,他們的一生都會對國民生產毛額 (GNP)貢獻數千元,相對的,減少一個中國人出生,也會使國民生產毛額 (GNP)減少數千元,所以每減少一個小孩的出生都是中國在財務上的損失。

另一個“一胎化”政策的後果是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的人口成長速度正在急速的下降,預估從 2015年一開始,中國年齡在 15-64 之間的勞動人數就會開給下降,老年化的社會將會戲劇性的提早來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