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蔡英文:主權問題 藍比綠退步很多

【大紀元6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李欣芳、陳詩婷/專訪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任後,昨日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她對本報指出,國民黨在與中國接觸對話時,不但在主權上退步很多,國民黨把涉及實質利益的貨運包機拿掉,讓整個談判的包裹,觀光客、客運包機、貨運包機三位一體都失衡了。

她並且提醒馬總統,兩岸事務還是要回歸政府機制性的處理,政府要掌握兩岸進程的主導權,大家不希望看到一位陷入被動的總統。

問︰你與馬英九總統就任新職時間差不多,這十多天來,普遍在媒體上的呈現,馬總統佔據了相當版面,你則相對低調,請問在承載著反對與監督的高度期待下,你究竟要如何帶領民進黨?

答︰民進黨在這個階段還是盤整期,7月全代會產生新的中常委、決議應興應革事項前,民進黨會有一個新的起步。在此之前,黨內要做的是思考,以及情緒上的調整,包括派系之間都需要沉澱。

7月全代會 綠會有新面貌

青壯代初步提出了一些意見,接續我們還有很多或公開、或私下的諮詢,包括競選黨主席時與基層的座談,黨的幾個方向,大家的共識是滿高的。7月全代會上,這些意見會落實在制度的變革上。

有人期待新主席上任後,所有的情況都會不一樣,這都言之過早,我也不希望這個黨只有主席一人做決定,黨主席對內整合、對外代言的意義比較大,在這個過程中,有人認為主席是否應該帶著這個黨往前衝?是否是位強勢的領導者?我認為,現在應該先把家裡整理好。

過去,這個黨就是只靠「一個人」,所以搞成這樣,未來我希望很多人都可以獨當一面。

卸任政務官已整隊 加入攻防

不過,我也了解這個黨的責任,因此這一兩週,我們在立法院的政策攻防上花了不少心血,過去的政務官都已經整隊了,開始與我們在立院做結合,雖然還有改善的空間,但是大家可以看出來在議題的攻防上已經逐步強化了。

這個階段,不少民意認為應該給新政府一個好好做事的機會,因此我們的角色是明確的,應該提醒執政黨的,我們都會提醒它,它需要我們協助的,我們也會協助它,畢竟我們執政了八年,不論好經驗、壞經驗,都是經驗,有時失敗的經驗比成功的經驗來得更可貴。

我們願意給國民黨一段時間,但國民黨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在野黨無力、或是民眾對它的寬容。一黨獨大的政府容易陷入傲慢,雖然我們願意給他們時間做一些執政的準備,但他們說他們準備好了,是說得太早了。

其實,他們已經八年不在政府了,這八年不論政府內部與外界環境的變化都很大,選舉的主張不必然就是一個政策,一個政策也不必然是一個可以執行的政策,因此一個選舉的主張變成一個可執行的政策,這需要政府內部機制的運作,新政府應該先讓他的政務官就任,先去了解政見的可行性,若現在要批評新政府,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急躁。

新政府也陷入一種迷思,即開始的一百天最重要,一百天重要的不是要做成什麼,而是若在這一百天做錯決定,這是最恐怖的事情。我們不希望他們在一百天就陷入失敗的開始,這是我的肺腑之言,必須提醒國民黨要特別小心。

願給藍時間 但主權問題不讓

我們願意給國民黨時間,但是主權的問題我們會很堅持,我們也關切政府的預算要小心執行與規劃,否則不僅是一個通膨問題,另外就是浪費國家財政資源,因此我們對一一四四億所謂擴大內需這件事情非常在意,這筆錢對地方產生什麼經濟上的實質效益?我們畫了很大的問號。

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理由,為什麼選舉一結束,就要提出這樣一筆預算,而且是在物價上漲時提出,看不出對地方內需有何效果,可能對物價的傷害更大。

7月之後,民進黨會做更強力的監督,我們的智庫已經籌組,執政時未及實現的理想,屆時我們會有一整套主張,作為由在野邁向重新執政的政策訴求。

對於媒體,馬英九是總統,兩黨在媒體上的落差會持續存在的,不過我也要請求媒體,必須認知其作為社會的公器,在民主發展的道路上,需要一個完整的政黨平衡與建構,民進黨將來要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媒體在處理民進黨新聞,表述民進黨價值與立場時,希望能有七百多萬票與五百四十四萬票的適當反映存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