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暑假國外旅遊 小心感染腸道疾病

【大紀元7月23日訊】(據中廣新聞李書璇報導)許多民眾都利用暑假期間出國旅遊,根據台北縣衛生局統計,從入夏以來通報的腸胃道傳染病6例病例中,高達5例都是疑似在國外旅遊時感染,衛生局提醒民眾,出國旅遊盡量避免吃生食,切好的水果和冰品等,吃東西前一定要確實洗手,有腹瀉等可疑症狀出現時都要馬上就醫。

暑假期間是民眾到國外旅遊的旺季,不過根據臺北縣政府衛生局統計,從6月入夏以來通報法定腸胃道傳染病共有9例,確定病例有6例,分別為桿菌性痢疾3例、副傷寒2例、傷寒1例。經過調查後發現,疑似在國外感染的有5例,感染者旅遊的國家分別為印尼有3例,孟加拉及中國大陸各1例。衛生局進一步瞭解得知,其中一名疑似在印尼感染的個案表示,在旅遊途中每天都會喝大量果汁,也曾在印尼峇里島的知名餐廳食用過可疑食物,所幸同團旅客並沒有進一步感染情形發生。

對此衛生局提醒民眾到國外旅遊,應特別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因為這些腸道疾病傳染方式主要是經由直接或間接攝食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及尿液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另外蒼蠅也可能散佈病菌在食物裡面,因此要避免生食和食用已經切好的水果,還有自來水、非裝瓶的水和冰品都得小心,也要特別注意攤販的清潔衛生,最重要的就是飯前便後使用肥皂正確洗手。此外如果民眾返國後有任何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才能及早偵測並避免疫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