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以黨制馬 中國的如意算盤

【大紀元7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馬英九政府的中國政策到底誰說了算?誰是啟動的引擎?誰又是被拖著不得不走的輪子?以當前府院黨「政出多門」的現況看來,恐怕詢問馬先生本人,他都不敢打包票自己擁有百分百的掌控,及下一步究竟走向何方?這種形同諸侯割據的權力分立,提供了胡錦濤很好的操作空間,他無時不在利用國民黨內部矛盾,來削弱台灣執政者的應對能力。

如此險峻的局面,絕不是危言聳聽,「中國問題研究基金會」是對岸中央的外圍機構,其名譽理事長葉國華最近說出,抬高國民黨、管住馬英九,是北京當前的對台策略,用以比對五二○以來的諸多跡象與徵候,確實是坦白直率、一語中的。

這由中南海一路以來,操作蕭萬長博鰲會、連戰北京行、吳伯雄初體驗,與九劉政府、海陸體系「分庭抗禮」,即可見箇中斧鑿斑斑。原只是「眾建少利」,現更進一步要「以黨制馬」,豈不等於把黑手直接伸入國民黨,透過這隻手套對馬先生上下其手?因此馬先生對國際媒體說不會直接與胡談,要透過白手套對話,這兩個手套根本就沒對上焦。

藉北京奧運的民族主義達至顛峰之際,中國廣邀台灣各界前去與會,其中吳伯雄與立法院長王金平為二指標對象,民意機關的王金平加以婉拒,權力邊緣的國民黨魁卻欣然赴會,這一拉一管的脈絡格外清晰;兩會6月復談前,由吳伯雄先行攫取鎂光燈,到這次國民黨期待8月吳胡再會,又搶在陳雲林來台與江丙坤協商貨運包機之前,對岸的願意、甚至刻意配合演出,其司馬昭之心,透過葉國華的口,更是無人看不懂了。

操弄國民黨這條線,挑動若干人權力舞台的需要,在派系間隙中見縫插針,以在台灣內部培植牽制馬按照連胡公報辦事的力量,這個圖像的輪廓,已經逐步浮上檯面,現在就看馬先生如何因應、以及有沒有能力對抗?如果被拖著走,四年任期到此為止,還有提早被唾棄的可能;如果心中有數,卻以另闢管道、更加在兩岸競速的手法為之,則會愈陷愈深,掉在胡錦濤佈置的流沙中滅頂。「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口號,現在成了試金石。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