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首次發現國內羊隻罹羊痘 防檢局:已銷毀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五日電)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六月下旬接獲桃園縣動物防疫所通報,經檢驗確定桃園縣兩處養羊場所的羊隻,罹患國內首見的「羊痘」,210隻羊已全數銷毀,同步通令其他縣市動物防疫機關全面疫情調查,幸好均無疫情;防檢局表示,目前羊痘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民眾不用擔心。

既然「羊痘」是國內首見,且為接觸性傳染,究竟「羊痘」從何而來?為何只有這兩戶的羊隻感染「羊痘」?早先所賣出去的羊隻體內可能潛伏羊痘病毒嗎?

防檢局動物防疫組副組長鄭純彬回答中央社記者「目前還查不出來羊痘從何而來」,但並未直接回答早先賣出的羊隻是否體內含「羊痘」病毒,只強調人不會感染,不需要擔心。

鄭純彬指出,桃園縣吳姓及許姓養羊場共飼養210隻羊,六月下旬發現部份羊隻皮膚出現紅疹和痘瘡等症狀,經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電子顯微鏡檢查結果確定為羊痘病毒,這兩個養羊場立即由當地動物防疫機關下令禁止移動,所有羊隻已於7月5日上午前全數撲殺,並依法給予補償。

羊隻撲殺後,防檢局下令依法檢查週遭三公里內所有養羊戶,幸好範圍內並沒有其他養羊戶;目前已特別要求桃園縣內所有養羊戶,每日通報狀況。

鄭純彬說,「羊痘」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但羊痘卻是台灣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所列甲類動物傳染病,近年主要發生於中國、越南、蒙古及希臘等國,感染對象僅為羊隻,主要病症為羊隻皮膚出現紅疹及痘瘡,且由直接接觸感染,目前台灣進口羊隻的澳洲和紐西蘭等,均無這類病症出現。

他強調,「羊痘」在羊身上的潛伏期長達六個月,端看羊隻身體強弱而有早發或晚發病的情形,羊隻發病後,除皮膚紅疹和痘瘡外,胃口也不好,根本吃不下食物,身體愈來愈虛弱。

防檢局已於7月1日函請各動物防疫機關及產業團體提高警覺,並做好自衛防疫措施,防檢局強烈呼籲所有養羊業者,發現自己的羊隻有異狀時,應立即通報當地動物防疫機關,同時不要購買來路不明或走私羊隻。另防檢局已協調海巡署及海關於機場港口、漁港、沿海海域及岸際加強緝私措施,以有效防杜羊痘再度傳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