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聲樂行家評女子美聲組複賽

第一次出國的闕麗敏夫婦,這次的比賽旅程除了是以歌會友,也算是二度蜜月。

【大紀元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新紐約報導)《新唐人》第二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於8月8~12日在紐約曼哈頓市政音樂廳(The Town Hall)舉行,從台灣專程來紐約陪太太闕麗敏參加比賽的周美田先生看過初賽和複賽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唱歌是要讓人聽得感動,不是要秀聲音,另外,唱歌最重要的一環是讓人聽得懂。

學聲樂美聲30年的周先生在觀看比賽後,與記者分享了他的看法。周先生表示,自己二、三十年來參與過大大小小的聲樂比賽,今天來觀摩比賽,也是一個積累經驗的過程。

8月9日,來自加拿大、美國和台灣的女子美聲組有19名聲樂好手入圍複賽,比賽競爭激烈。在歷時兩個多小時的女子美聲組複賽中,選手們音色、風格各異,精彩紛呈。

周美田說:「聲樂是把身體當樂器來看,是一個很複雜的調適,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訓練出來的。比賽時,需要知道自己的優缺點,要調整好。」

談到北美華人選手和台灣華人選手的整體表現,周先生說:「台灣選手會比較吃虧,她們有的曲目有重疊。整體來說,台灣的美聲比較單薄,聽起來就會比較累,覺得刺耳。」不過周先生還透露:「台灣選手中有高手。」

「唱歌最重要的一環是讓人聽得懂。唱歌是要很誠懇的唱,讓人聽得感動,不是要秀聲音。花腔是一種機械化的唱法,聽久了會很累。」

周先生認為,評委們在評審時,應該會注重兩件事情,一個就是咬字,這方面台灣唱中文的就會比較有優勢,外文的話,大家差不多;另外一個就是音色,以及聲音是否圓潤。

周先生還分析了不同民族的人唱聲樂的特性,義大利人唱歌比較亮麗明朗,德國人唱歌比較含蓄,台灣的華人多是學美聲唱法,但是大陸有一個唱法叫民俗唱法,這個呼吸法跟美聲唱法不完全一樣。

周美田先生的太太闕麗敏前來參加比賽,她對自己在比賽中表現不很滿意,不過她表示,要以平常心看待比賽結果。本身是中醫師的闕麗敏,曾就讀音樂系,之後改研究醫學。闕麗敏說,音樂可以陶冶性情,有利於身體健康。

闕麗敏夫婦最後表示,對於我們兩人來說,「中醫是工作,聲樂是生命。」◇***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