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京奧開幕看中華文化與大國崛起

【大紀元8月12日訊】(BBC報導)北京奧運開幕式的表演,被評為亮麗、耀眼也震撼。表演人數龐大、叫人目不暇給,整齊劃一的動作令人歎為觀止。不過,在這一連串與中華文化相關的表演背後,是否真的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

過與不及

本身是學習歷史出身的台灣《中國時報》採訪部主任夏珍認為,該報的一篇社論所表達的最為恰當。

夏珍說這篇社論認為”古希臘文明留給後世的是各個表情都不一樣的雕像,而中國古文明留給後世的卻是軍容壯盛的兵馬俑。”

這樣的「集體」觀念又在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下被發展得淋漓盡至。

但反觀中華文化圈其他部份,僅以電影為例,台灣出身的導演李安拍攝的《臥虎藏龍》,就著重的是個人,而不是群體。

她覺得,這次京奧開幕表演有關中華文化的表現,採用的似乎都是”數大就是美”,卻忽略了背後的”人文”。

霸氣與細膩

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次京奧開幕表演,似乎像是”穿上了古裝的大會操”,沒有脫出蘇聯共產風格。

他們認為,這次表演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霸氣,使得一些不懂中華文化的外國人望之生畏。

批評的人說,表演沒有顯現中華文化柔與可親的一面,殊為可惜。對這一點,夏珍認為,經過文革的大破壞,大陸對中華文化的所缺之處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中國大陸,中華文化的那種細膩卻沒有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夏珍說,北京市政府教導市民學習禮貌,對海峽對岸的台灣人來講可能就有一點”好笑”。

因為,有禮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為什麼還要特別教導和學習?夏珍看這次京奧開幕表演,表現的是近年來,中國對成為大國的渴望。

大國崛起?

京奧開幕表演還想要表達和平,但是夏珍也說,場內表演強調和平,但是場外不讓異議人士表達、北京全城管制也成了強烈的反差。

夏珍還認為,在”積弱”百年之後,北京政府難得有了這個難得能夠站上國際舞台的機會,自然意圖要展現大國姿態,但是大國不止是如此而已。

夏珍說大國實力的表現,不僅僅是在展現強和壯。中國大陸成為大國的過程中還有有待學習的地方。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