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父根留台灣 子改「鞋」新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文鍠/專訪

「幸好當初沒有趕流行到中國投資,現在才有翻身機會」,3年前臨危受命,負起延續「牛頭牌」老鞋廠命脈的魏百慶,透過調整體質、打開通路,以及融入台灣特色文化,原本奄奄一息的老品牌,展現全新的生命力﹗

身為知名鞋廠第二代,魏百慶從小就在鞋堆中長大,印象中,民國八十年以前,「牛頭牌」在國內運動鞋市場,可是「喊水會結凍」,當時的學生,只要能擁有一雙「牛頭牌」的運動鞋,可是比現在「喬丹紀念鞋」更值得炫耀。

產業危機 堅持不出走

不過,隨著股市大漲、勞基法公布實施,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加上市場逐漸被國外品牌取代,鞋廠面臨經營危機﹔魏百慶表示,從10年前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同業前來向父親魏名宏辭行,表示要到工資比較低廉的中國設廠,隨著情況持續惡化,連協力廠商都開始出現出走潮。

但當時魏名宏觀察發現,中國政府一直就在玩兩手策略,要爭取台商投資時,就說是自己人,但是在課稅時,就比照外國廠商,完全沒得商量。

魏名宏認為中國為了保護自己產業,不論是國營工廠或是個體戶,在出口時,都享有退稅的優惠,稅率從最早時的17%雖然一路降到8%左右,但對外資企業實在是很沒有保障﹔加上隨著產業越來越多,中國遲早也會面臨類似台灣工資調漲情況,屆時將大幅削減競爭力。

除此之外,魏名宏還會設法提供機會給下游的協力廠商,因為他總堅信憑台灣人的聰明才智,只要堅持到最後,天無絕人之路。

兒若不接棒 父擬關廠

不過,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市場考驗,讓魏名宏開始覺得力不從心,3年前,他向魏百慶下了最後通牒,「如果不接下鞋廠,那就乾脆收起來算了」。

原本已經擁有單純且穩定工作的魏百慶,因為割捨不下已經超過半世紀的家族產業,只得打包回家,承擔起把老招牌擦亮的重責大任。

重整出發 找到新生命

魏百慶重整牛頭牌,導入全新的思維及方式,首先建立品質,研發出來的新鞋款,就會送交台中鞋技中心檢查,不論是耐磨、止滑,以及損耗等,只要發現缺失,立即調整。

此外,他還將科技運用在鞋子上,把鹼性成分加入鞋內,藉以中和腳汗中,會造成臭味的酸性物質,做出防臭鞋,造福不少有類似困擾的消費者。

他的努力,在兩年後開始開花結果,2007年1月,牛頭牌球鞋成為第1雙獲得「MIT台灣精品製鞋品標誌」的運動鞋;此外,接連推出布什鞋、人字拖,也都受到市場熱烈迴響,老鞋廠浴火重生,當初一起堅持下來的協力廠商,也開始展現笑顏,相較於當年貿然西進的同業,如今一個個灰頭土臉返回台灣,更讓他感觸良多。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