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刺繡

上海「顧繡」在亞洲藝術館展出

【大紀元8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毅燕舊金山報導)「『以針代筆,以線代墨』;把一幅畫的意境用刺繡表現出來;這就是『上海顧繡』的特色」。來自上海的名顧繡家錢月芳於8月5日,在亞洲藝術博物館展覽廳一邊演示刺繡,一邊說。

上海「顧繡」展從7月30日至8月10日,在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行。錢月芳、肖琳、和邵曉琤是中國三位名顧繡家。他們表示,此次將顧繡帶來舊金山展出,是讓更多海外人士瞭解中國的刺繡文化。



在亞洲藝術館展出的上海顧繡展品之一。(攝影:黃毅燕/大紀元)

邵曉琤表示,「顧繡」是一種高雅藝術,在歷史上是在文人墨客之間相互欣賞的藝術品。而由於「顧繡」是模仿名家書畫來繡的,所以對名家的背景特徵、其書畫的特色都要瞭解,而且中國畫是講意境的,所以要把「顧繡」繡好,刺繡者需有歷史、繪畫、文學等綜合素養,才能繡得維妙維巧。

邵曉琤介紹,「顧繡」始於明朝嘉靖年間,當時的顧家是官宦人家,家中女士擅長刺繡,主要以模仿宋元名家書畫作品來刺繡;本為家族內用於欣賞,而非用於生活的一種藝術。它是在顧家曾孫女顧蘭玉那時,因家道衰落,為了生活,其作品和刺繡的方法開始流入民間。

三位顧繡家都表示,其實,顧繡對中國四大名繡: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都有很深影響。他們都希望更多人瞭解「顧繡」的特色,使得「顧繡」能夠保存、繼續發展和承傳。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