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社區生活營 花檢盼教育在需高關懷學生發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自強花蓮八日電)花蓮地檢署今年初用緩起訴處分金與花蓮縣辦「社區生活營」,共十二名學生參加,僅一名中途退出,其中有百分之六十五對自我學習效果感到滿意,學生依序最喜歡體育課、戶外參觀以及木雕課。花檢今天表示,希透過「多元課程」,讓學生產生興趣,也使教育有空隙在學生心裡生根發芽。

今年第一階段花縣共四所學校推動社區生活營計畫,包括北區花崗國中及南區富里、富北、玉東國中,並由玉東國中規劃執行。

花蓮地檢署觀護人張顥誼表示,社區生活營的輔導課程,以「陪他們玩、陪他們成長」,非以「讀書」、「學業成績」為考量標準;這些學生在技藝休閒類課程表現良好,特別喜好戶外活動,以及社區服務學習時盡心盡力完成打掃工作。

張顥誼指出,今年度社區生活營內容,主要運用每天第八節、第九節安排課業輔導、技藝休閒教育、小團體輔導、個別輔導,星期六、日時間安排校外參觀活動、社區服務學習等活動。

玉東國中社工員胡雅琴說,今年初展開的第一階段課程,共十二名學生參加,僅一名中途退出,顯見這樣的「多元課程」,透過一些不一樣的課,啟發學生興趣。

她說,根據第一階段實施學習效果問卷,百分之六十五對自我的學習效果感到滿意,只有百分之五對自我表現感到不滿意。

尤其,此次參與社區生活營的四名學生應屆畢業生,除一名學生確定不升學,畢業後投入職場,另外三名學生都依興趣就讀高職,包括前往台北讀美容美髮、到高雄就讀高職、在花蓮就讀食品餐飲科。

玉東國中校長陳玉明認為,未來第二階段將趨向「社區化」,與社區做結合,將教室帶入社區,由河東區五個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設計課程內容,整體課程安排除才藝、技藝學習,更著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以社區力量取代家庭功能,期盼產生「社區保姆」力量,導引中輟生回歸正途。

法務部在2003年間決定對學業成績較差、學校適應不良,有違規情事,處於行為偏差邊緣學生,輔導課業並導正行為,達到全面預防犯罪,減少被害目標,因此在全國各國民中學學區成立「社區生活營」,提供需高關懷學生學業、休閒、心理、生活探索等全方位輔導。

「社區生活營」一班原則上不超過十人,平常每天下課後,由專職輔導人員或教導志工指導課業,星期例假日及寒、暑假期間規劃休閒活動及戶外育樂營活動,採生動活潑方式,寓教於樂,促進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均衡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