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美「急」診室平均侯診時間近1小時

【大紀元8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思編譯)根據聯邦政府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病人在醫院的急診室等待就診的時間從38分鐘增加到接近1個小時。

報告顯示,2006年中,約一半的病人通過急診室入院,而1996年的比例是36%。研究顯示,由救護車送至急診室的病人的數量沒有增加,或者說真正意義上的急診人數並沒有增加。也就是說,許多「急診」病人並不急,而是因某種原因掛急診的病人。

報告的作者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史蒂芬彼特醫生說:「急診室已經變成了醫院的窗口。」

許多醫生表示,這份報告顯示政府需要增加資金投入到醫院的急診服務。「每年都有過百萬的人尋求急診服務,但是不斷有急診室關閉。通常是因為一些看病的項目是無償的。」美國急診醫生學院的院長勞倫斯醫生說。

「這篇報告引起大家的擔憂,因為每個人的就醫時間都被拖延了,包括受疼痛困擾和心臟病的病人。」林達醫生補充說。

「有更多的人到急診室就診,而工作人員卻變少了。」亞特蘭大伊瑪麗醫院的急診內科的副教授彼特說。

總體上,美國急診室的就診人次從1996年的九千萬增加到2006年的一億一千九百萬人次,增長率為32%。

而同時,美國醫院協會的數據表明,醫院急診室的數量從接近4,900所減至不到4,600所。

另一個導致急診室擁擠現象的原因是,由於醫院病床緊缺,住院的病人被先安排在急診室等候,彼特補充道。

外科專家的短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因此,專家說,許多病人沒能預約到醫生導致一些病人轉到急診室看病。

亞特蘭大創傷科醫生馬丁尼茲說:「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預約我的醫生,而我自己是一個內科醫生。」他還是管理140多所醫院急診室的Schumacher集團的執行副總裁。

病人在急診室等待看病的時間一直在增長,從1997年的38分鐘,到2004年的47分鐘,上升至2006年的56分鐘。

彼特補充到56分鐘是一個平均時間,而不是普遍的情況。因為許多人等待時間遠遠超過一小時,而「一半人的等待時間是31分鐘或不到31分鐘。」彼特解釋說。

2006年,急診室非裔病人的就診量是白人的兩倍。年齡的分佈,最多的就診人群是嬰兒和75歲及逾75歲的老年人。

報告發現,大約40%的急診室病人有個人保險,25%有各省為兒童設立的保險項目,17%的人有醫療保險,17%的人群沒有保險。

此外,冬夏兩季是急診室最忙的時間。而傍晚7點左右是一天中最忙的時間。除此以外,還有地理的差異,南方急診室的病人數量最多。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