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香港拒絕全面禁止進口大陸奶製品

【大紀元9月24日訊】美國之音9月23日報導,香港緊急制定一項新的法規,對食品中三聚氰胺最高含量做出限制,試圖阻止中國大陸毒奶粉事件引發的香港民眾的恐慌,但當局拒絕全面禁止進口來自大陸的奶製品。

香港衛生當局星期一宣佈又發現一名兒童可能因食用有毒奶製品而患腎結石。這一事態發展加重了民眾對毒奶粉事件的憂慮。同一天,許多父母帶著自己的子女到香港一家有名的兒科醫院去檢查身體,結果由於人多,院方準備不足,導致秩序混亂,民眾怨聲載道,人心惶惶。

與此同時,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率領幾個主管部門的官員召集記者會,希望緩解民眾的憂慮。

周一岳說:「在市民最關心的嬰兒奶粉方面,食品安全中心已經完成了對市面出售的所有類別的嬰兒奶粉的測試。驗出有問題的產品都已停售。食品安全中心會繼續定期到市面抽查,以保證市民的健康。」

*頒布新法令規定三聚氰胺含量*

為了迅速阻止毒奶粉事件在香港蔓延和再次發生,周在一岳還宣佈香港政府緊急頒布了一項防止三聚氰胺污染的專項法令。這項新法令規定,供嬰幼兒和產婦食用的任何食品的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一毫克,其它所有食物的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二點五毫克。此外,行政當局正在加速擬定一項切實可行、能得到快速執行的食物禁售和收回法,以便提交新一屆立法會審批。

到星期一為止,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對市面上376個奶製品樣品進行了化驗檢查,其中已經確認三聚氰胺含量不超過新法令標準的樣品達231個,含量超出最高限量的樣品有10個,其餘樣品的化驗結果將在一兩天內公佈。

被香港食品衛生當局驗出三聚氰胺含量超出限量的10個樣品都是中國品牌或者使用中國內地牛奶作為原料的國外品牌,其中大部份是帖有中國大陸名牌商標的伊利牌產品。國際名牌雀巢公司青島分公司生產的純牛奶也被發現含有含量超標的三聚氰胺。

香港食品衛生中心官員上星期曾建議民眾暫時不要使用中國大陸品牌的奶製品,並等待新的化驗結果。但是,第一階段全面檢查的結果星期一公佈後,香港政府又拒絕全面禁止進口中國大陸品牌的奶製品。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說,全面禁止內地奶製品並不能完全阻止有問題的食品進入香港。

周一岳說:「我們認為,純粹禁止內地產品不足以杜絕不同來源的三聚氰胺。你可以看到,有些內地的產品可能去了其它的地方,被製造成其它產品,再運到香港來。在台灣就有這樣的例子。所以說,如果我們不採用這項新法規的話,我們就不能全面控制這樣的做法。」

與此同時,香港衛生當局啟動了18家指定的門診部和7家特別評估中心,為可能因食用有問題奶粉而影響健康的兒童提供體檢和治療。香港特首曾蔭權呼籲民眾不必擔心。他說,政府會動用一切資源確保兒童的健康。不過,在指定的門診部星期二開門之前,許多憂心忡忡的父母冒著迅速逼近的颱風,一大早就帶著子女在各指定的門診部門前排起了長龍。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消費者或小商販繼續湧入香港購買進口奶粉,與本地顧客爭購奶製品。雖然香港的零售店採取了限量購買的措施,但是一些商店還是宣告部份嬰兒奶粉缺貨。一些供應商說,按照正常的進貨程序,新的大批進貨要到月底才能到達香港。不過,食物及衛生局官員說,供應商表示可以在必要時將嬰兒奶粉空運到香港。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