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印度專家爭議汽車是否應加裝前保險桿

【大紀元1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16日專電)出現在印度街頭的休旅車愈來愈多,而且大多加裝了鋼製前保險桿,但這種保險桿究竟是保護車子還是行人,隨著車禍不斷,顯然已引起了爭議。

在市區街頭,常見車與車及人與車爭道,許多車輛都拆卸或折起汽車兩旁的後視鏡,但愈來愈多的車主,在車頭甚至車尾加裝保險桿,顯然又佔去了行人僅餘的生存空間,早已淪為街頭被壓迫者的行人,抱怨過街遭汽車保險桿撞擊的事件也就時有所聞。

德里一名雜貨店老板庫瑪說,去年他通過十字路口時,從等待交通號誌的兩輛車子中間穿過,但綠燈亮起,其中大型休旅車突然起動,前保險桿猛力觸碰他的膝蓋,造成他骨折至今。

據他引述警方的話說,後車如果沒有延伸出來的保險桿,應該不致發生這種事。

但警方並未取締汽車加裝保險桿,因為於法無據。警方表示,前後加裝的保險桿屬於汽車配備品。

汽車零配件製造商辛赫也表示,汽車加裝前保險桿是為了保護車頭的引擎室,藉保險桿以抵銷車子可能遭到撞擊的力量,因此又稱「防撞架」。

不過,他也強調,保險桿只能預防輕微的撞擊,重力的撞擊反而會加重引擎室的損害,因為保險桿極可能會被撞進引擎室。

他也表示,有些車主加裝亮光閃閃的不鏽鋼保險桿,只是作為一種裝飾,也有人認為可使車子看來更神氣。

汽車專家表示,汽車前後保險桿的起源,來自原野或森林打獵者駕車狩獵時,因顧及追蹤獵物時,車輛經常觸碰及樹林或野獸而損壞,因此有必要加裝保險桿。

但如今的「都市叢林」裡,也需要如此裝備。為駐德里某個亞洲國家大使館開車的司機夏瑪表示,車子前後加裝堅固的保險桿之後,他開起車來更有安全感,由於車子外型像一頭「路虎」,路人看到車來,紛紛走避。

為政府機關開車的司機拉吉夫也表示,開車會不會撞到行人,與裝不裝保險桿毫無關係。他指出,車輛與行人是否都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才重要。

德里道路交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巴魯嘉(Rohit Baluja)也表示,據統計,由於未保持安全距離而肇事受傷,汽車駕駛人佔20%,機車駕駛人佔30%,但行人佔了50%。

但巴魯嘉並不贊成汽車加裝太大的保險桿。他表示,德里街頭已經夠擁擠了,停車位也不夠,加裝保險桿的車輛會佔去更多空間,只會增加更多的交通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