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

植物也有情緒(4-2) 好奇的人群湧入實驗室

【大紀元1月25日訊】在那段時期,我雖未取得一些決定性的研究成果,但我覺得自己就是個研究的催生者。許多好奇者湧入我的實驗室,其中包括著名的通靈者亞瑟‧福特(Arthur Ford)與他的朋友們。他在最後一本著作《超越死亡的生命》(TheLife Beyond Death)一書的結語中寫道:

克里夫‧巴克斯特利用測謊儀顯示植物對周遭的事件──尤其是人的意念──所產生的情緒化反應,證明了我們活在一個敏感、充滿生氣,而非麻木僵硬的環境中。他同時也證明了至今科學仍無法測量或辨識的情緒意念傳播力量能輕易地穿越所有已知的具體障礙,包括鉛板和水泥牆。再一次證實,難以覺察卻無所不在的力量影響著生物的行為。(註2)

與大眾媒體接觸之前,我對於首次在科學期刊中發表一事一直謹守科學守則,直到研究報告發表為止。多本書中提及這項研究發表,而許多暢銷雜誌也作了正面報導。

第一個大眾類型的專題報導刊登於一九六八年三月號的《國家野生生物雜誌》(National Wildlife Magazine),該雜誌並於一九六九年二、三月號中作了後續專題報導。其後出現的有《大船隊》(Argosy)、《麥考兒》(McCall’s)與《哈潑斯》(Harper’s) 等雜誌中的專題報導,而《讀者文摘》和《週六晚間郵報》(Saturday Evening Post)也撰文介紹。《基督教科學觀察報》(Christian ScienceMonitor)及《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等全國性報紙亦作了正面報導,甚至《生活》(Life)雜誌的工作群也在一連串訪談之後表示興趣。但該雜誌於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停刊,正好是這篇文章的預定發行期之前。

一九七三年,彼得‧湯普金斯(Peter Tompkins)和克里斯多夫‧博得(Christopher Bird)(註3) 合著之《植物的祕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首度出版。

該書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並讓大眾認識了植物生命中許多鮮為人知的層面。

註2:亞瑟‧福特與傑隆‧艾力森(Jerome Ellison)合著,《超越死亡的生命》(The Life Beyond Death,紐約:G.P. Putnam’s Sons,一九七一年),第167頁。

註3:彼得‧湯普金斯和克里斯多夫‧博得合著,《植物的祕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紐約:Harper & Row,一九七三年)。平裝版:Avon Books,一九七三年。Quality Paperback版:Harper & Row,一九七三年,發行中。

(轉載自博大出版社《植物,也有情緒》一書)(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