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

科學揭秘:三種魚是同一種屬

【大紀元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曹清文編譯)據美聯社的報導,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已經解開了三種表面特徵不同的魚類所引起的困惑和不解,一種應為雄性,一種為雌性,另一種是幼魚。他們是同一種屬,從幼年到成年的成長中,外形變化很大。來自Smithsonia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大衛-約翰遜(G. David Johnson)說:「你可以想像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發現,隨著成長他們逐漸長出了不同的器官」。

約翰遜在一次電話採訪中這樣講﹕「此次發現告訴我們,於深海的了解我們知之甚少」。

雖然這種幼魚經常到淺水處尋覓食物,但是他們通常還是生活在距水面千尺以下的深海中。

Cetomimidae, 是一種類型的鯨魚,這種鯨魚是在19世紀被發現的,但到目前為止只發現了雌性。

與其外部特徵相似的魚類,一種叫Mirapinnidae(或稱帶尾魚),另一種是Megalomycteridae(或叫大鼻子魚),分別在1950年和1960年之間被鑒別出來。帶尾魚只發現了幼魚,而大鼻子魚只發現有雄性。

約翰遜說:「雖然從骨骼上來看這三種魚有相似之處,但是他們也有許許多多的不同之處。沒有人會相信這三種魚是同類,所不同的只是它們的性別或年齡不同而已。」

研究結果表明,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約翰遜和他的同事們上週於英國皇家學會刊物「生物簡訊」上發表了報告。

他說,這三種魚都將歸類於Cetomimidae。

約翰遜表示,當研究人員獲得了成活的DNA時,他們就通過解剖對比研究將他們聯繫了起來。

幼魚之所以叫帶尾魚,是因為他們長出了一條長的帶子。他說,目前還不清楚這條帶子的用途,但是幾條幼魚都長出了相似的附屬物,所以他一定有它的價值,他們生活在離水面600英尺以內的水域,那兒有豐富的食物。

但當他們長大以後,成年的魚則潛伏於幾千英尺以下的海洋深處。

那裏的食物很少,雌魚逐漸長出一張大嘴—— 那是生活在最深水域中的魚類所普遍具有的特徵——而且鰓部也長出了牙齒,作為額外的一張嘴。

更為奇怪的是雄性魚,在幼年的時候猛吃,到了成年後他們就什麼都不吃了,然後他們的頜與身體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殘餘的器官,那裏只儲存以前吃的殼類。約翰遜說﹕「這是個優點,因為深海裡沒有很多食物,所以你最好免掉午餐。」幼年時拚命吃,長出很大的肺,為以後的生活儲存更多的能量。

雄性還會長出一個大鼻子,用以嗅出深水中的氣味。約翰遜解釋﹕「這是他們尋找雌性的主要器官」。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雌魚的身體上存在一些有別於皮膚的不一般的組織,它是無光澤的,因此約翰遜推測,這些組織能產生性外激素,雄性魚的大鼻子能夠聞到它,尋跡找到雌魚。

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有,悉尼澳大利亞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 Sydney)的約翰.派克屯(John R. Paxton)、維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Virginia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的崔西.薩特恩(Tracey T. Sutton),東京大學的Takashi P. Satoh和Mutsumi Nishida,日本千葉市自然歷史博物館的Tetsuya Sado和Masaki Miya。(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