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蒙古馬頭琴 恆春國際民謠節演出

【大紀元10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12日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蒙古馬頭琴,將在2009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中亮相,屏東縣邀請全國民眾一起來聆賞,參與這難得的民謠盛宴。

今年的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以「風與潮─地球深呼吸」為題,邀請蒙古、吉爾吉斯、哥斯達黎加、印尼、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樂團與在地樂團,17日到24日在恆春半島與屏東市各地開唱。

2009恆春國際民謠節記者會下午在行政院文建會舉行,屏東縣政府副縣長鍾佳濱說,屏東雖在88水災受創嚴重,但恆春半島未受影響,且10月以後天氣比北台灣還好,他代表縣長曹啟鴻邀請全國民眾到屏東聆賞民謠。

鍾佳濱說,這次特別邀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馬頭琴─蒙古阿爾泰之聲來台,與吉爾吉斯吟唱詩人薩拉瑪、印尼曼德拉樂舞團、哥斯大黎加哈畢魯樂團及義大利西西里島樂團等國際民謠樂團一同演出。

在地音樂界則邀國寶級金曲獎歌手朱丁順、陳其麟,以及謝宇威、馬修連恩等金曲獎大卡司。此外,屏東縣政府已將恆春民謠登錄為屏東縣無形文化資產,希望吸納更多元的音樂及表演能量,促進大眾保護全人類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讓恆春民謠樣貌更豐富。

文建會第三處處長許耿修說,文建會以福爾摩沙藝術節為主題,鼓勵各縣市發展特色,恆春民謠是台灣最早傳唱的民謠,屏東縣以民謠為主題抓住在地特色,邀請國際民謠樂團對話,將提供民眾豐富的音樂饗宴。

新聞局地方新聞處處長田永康也表示,國際民謠音樂節在民謠重鎮恆春舉辦,很合適,音樂有助災民走出傷痛,歡迎民眾到屏東聽音樂,也對災區表達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