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港環諮會被批未考慮人的因素

【大紀元10月13日訊】(大紀元綜合報道)香港環境諮詢委員會有條件接納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的3份環評報告。有屯門、東涌及北大嶼山等居民團體代表感到失望,指環諮會提出的6項條件,只關注環境,沒有考慮到人的因素,工程除了影響生態,亦增加空氣和噪音污染問題,這些條件能否有效落實亦有待商榷。

環諮會有條件接納港珠澳大橋的香港段的環評報告提出的6項條件,包括5至6月不可以在機場島以西進行沉箱工程,以免影響中華白海豚;禁止於沙螺灣、深堀等地設工場儲存設備,亦不能用水底撞擊方式打樁;同時要在大小磨刀洲,設立海岸公園,並要向環諮會提交海岸公園的建議書及詳細規劃;以及在工程期間加強監察空氣污染指數等。

環諮會指,如果有關規劃書未能令環諮會委員滿意,環諮會會要求環保署提供足夠措施,彌補對環境的影響。如果工程令空氣內的總懸浮粒子超標,環諮會會要求環保署採取相應措施,有需要時更會要求停工。若環保署長接納建議,工程就可以展開。

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認為,環評報告對工程造成的空氣污染作出了大膽假設,例如2015年全港有一半電力來自天然氣,以及內地入境車輛排放達標等,但他指,看不到確實證據顯示這些假設能落實,如果做不到,受影響社區的空氣污染問題可能會較現在更嚴重。 (http://www.dajiyuan.com)